在天津舉行的2014年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五礦集團副總經理李福利表示,因為高成本問題,中國現在有20%到30%的小型鐵礦山進入停產待工狀態,走到了破產邊緣。而幾大礦業巨頭紛紛擴大產能增加產量,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利潤反而出現大幅增長。
“在礦業過去20年多的大繁榮發展中,這個圈子,幾乎是誰都來做,什么都做,怎么做都賺錢,但最近以來礦業生態圈發生根本性改變。”李福利說。
他認為,礦業領域已經出現三個明顯結構性分化:一個是黑色和有色礦產品市場走勢出現分化;第二個,各類礦業企業的競爭態勢出現分化;三是礦業布局結構出現區域分化。
今年以來,金屬礦產品市場雖然整體處于下行態勢,但主要品種之間有不同的走勢曲線,其中,鐵礦石目前已經跌破了80美元大關,前三季度累計跌幅超過了40%,較2011年2月的歷史峰值已經下跌近60%。“考慮到未來新增產能的釋放量和高品位礦的成本承受力,價格下降的空間依然很大。”李福利說。
對比來看,有色金屬則是另一番景象,以今年下跌較多的銅為例,MB現貨,從此前每噸7400美元下跌到6700多美元,跌幅也只有9%,遠遠小于鐵礦石的跌幅。
李福利表示,目前,有色金屬價格出現筑底回升的跡象,其中,鋁鋅鎳等品種由于供給收縮而形成一定支撐,近期價格創出年內高點,同比上升7%到20%。
此外,與前些年的激進擴張和去年寒冬期的全面收縮不同,今年礦業競爭格局更加復雜,表現在礦產資源端,幾大礦業巨頭紛紛擴大產能增加供應,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利潤反而出現大幅增長。但中國有20%到30%的小型鐵礦山,卻因為高成本的問題,進入停產待工狀態,走到了破產邊緣。
最后是全球布局結構的變化,以資源富集地為例,拉美和非洲地區吸引全球礦業投資額從2012年51%上升到2013年65%,而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發達地區,投資額卻從36%下滑到7%。
“國際礦業又一次進入深度調整期,這種調整分化,使得不具能力的將被市場擠出。”李福利說。
(關鍵字:礦業 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