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最后一周,規模高達130萬億元的中國銀行(2.93,0.02,0.69%)體系再次上演了一場存貸款等量齊升的沖刺戰。
4月2日,權威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剛剛過去的3月份,工農中建四家大型銀行新增人民幣貸款超過3300億元,盡管略低于1月份的3700億元,但這一數據已經顯著高于2月的2160億。
本報記者跟蹤監測的數據顯示,四大行最后一周新增貸款投放超過1000億元,這首先得益于中國銀行體系季末超過2.3萬億的人民幣存款大回流。
截至2013年3月末,上述四家大型銀行人民幣存款大幅增長23410億,據本報記者監測,這意味著最后一周四大行新增存款超過2萬億。
“貸款審批完之后,等待提款的客戶要求比較迫切。”3月25日的業績發布會上,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如是描述今年一季度的信貸需求。他表示,今年以來貸款需求非常旺盛,但由于受到央行差別準備金率動態調整的要求,分支機構的貸款需求尚且無法全部滿足。
旺盛的信貸需求,相當部分來源于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正如本報記者此前調查,“新型城鎮化戰略”大旗之下,2012年三季度開始,地方政府就已開始布局與城鎮化相關的基礎設施項目,商業銀行也在元旦、春節兩節期間加大了項目的儲備力度。
此前,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告訴本報記者,從固定資產投資的三大組成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房地產投資、制造業投資),今年整個基礎設施投資還是非常旺盛,全年增速可能達到22%。
此外,房地產銷售的強勁增長使得商業銀行紛紛加大了房地產開發貸和個人住房貸款的增長。盡管各家銀行對開發貸增速和占比都有限制,但1季度這條紅線屢被地方分行沖破。
“房地產投資前兩個月也超出我們預期,無論房價反彈還是投資情況,都超出我們預期。”朱海斌認為。
3月信貸超萬億
“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突破1萬億沒有懸念,超出市場預期的8000億-9000億元的水準。”某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按照全年新增貸款9萬億的規模測算,一季度新增貸款將在3萬億上下。
新增貸款的投放結構已經將商業銀行2013年經營策略暴露無遺。
4月2日,本報記者獲取的數據顯示,3月份四大行新增3300億元人民幣貸款,從結構上看,新增票據貼現不足100億,而對公貸款和個貸均保持1500億以上的強勁投放。1-3月份中長期新增貸款的持續增長,來自城鎮化基礎設施項目提速和房地產開發貸、個貸的火爆。
此前,2012年業績發布會上,四大行管理層不約而同提到了城鎮化。
工商銀行(4.06,0.00,0.00%)管理層透露,2013年計劃境內新增投放9000億元人民幣貸款,新增貸款絕對額增加,余額增長幅度為同比增11%。在投向上,工行將首先會繼續投向“在建、續建”項目,盡早竣工,盡早實現經濟效益。該行還會順應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需要,主要側重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和戰略性的新興產業。
工行管理層表示,工行將本著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待城鎮化融資,同時強調,“城鎮化不是大搞房地產,大搞開發區。”
工行的態度具有代表性。此前,建行行長張建國也表示,在支持城鎮化融資方面,建行將堅持商業化原則,在貸款選擇、風險控制方面,城鎮化金融產品跟一般性貸款方面并沒有太大差異,但針對城鎮化,建行可結合自身特點推出特色服務方案。建行是國內第一個下發城鎮化金融服務方案的商業銀行。
對在縣及縣以下地區擁有1.25萬個網點(鄉鎮約5700個)的農行而言,該行管理層坦言,從信貸資產區域配置上看,中西部貸款比例正在上升,需求十分旺盛。即便中信、浦發這樣的傳統對公業務優勢顯著的中小股份制銀行,也正在加大信貸資源向中西部地區傾斜的力度。浦發管理層表示,在資產配置上,信貸資源正向中小企業、個貸以及中西部地區傾斜,占比已經在提升,通過貸款資源優化來提升收益率
在朱海斌看來,2013年值得關注的是地方政府投資過熱風險,無論是此前地方政府公布的經濟增長目標還是固定資產投資目標,都遠遠超過國務院公布的全國指標。
沖時點禁令“架空”
盡管年初監管工作會議上,銀監會就提出推動中小銀行法人機構取消對分支機構存款時點考核指標,強化月度日均指標監測。但在存款利率市場化已經相當充分的今天,單純強調頭寸管理,遏制存款“沖時點”并不奏效。
3月最后兩日,四大行人民幣存款回流近2萬億。而對于存貸比壓力巨大的中小銀行,存款季節性沖高仍有較強動力。上述國有大行人士透露,“存款回流主要以對公為主,發行理財產品仍然是存款調節必備手段。”
去年7月份,央行開啟的存款利率市場化政策,正在給股份制銀行存款定價和凈息差帶來全面壓力。
“去年四季度,交行息差為2.57%,趨勢是向下的,今年壓力還是非常大,重定價還有滯后反應,比如按揭貸款。”交通銀行(4.71,0.02,0.43%)一位中層告訴記者,隨著利率市場化推進,貸款下浮到基準利率30%,存款上浮到10%的空間非常大。
存款競爭激烈的局面可想而知,即便連存款基礎雄厚的四大行,工行、建行存貸比都已突破60%。上述交通銀行人士告訴記者,“中小股份制銀行短期存款利率已經一浮到頂了,大行目前還沒有全部上浮到10%,未來市場化過程中,差異化定價會繼續顯現出來。”
因此,各家銀行紛紛將穩定息差作為2013年經營工作的一項目標。
工行管理層表示,今年以來,凈息差(NIM)出現下降趨勢,1-2月份NIM下降近4個基點,預計一季度季報發布時,這個數字還會繼續下滑。其原因在于,存貸款重定價的許多工作將集中在今年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完成。
工行表示,去年年末75%的存款和50%的貸款已完成重定價。到今年6月末,存貸款重定價的比例將分別達到90%和98%。
(關鍵字:銀行 信貸 經濟 基礎設施建設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