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金融機構給予西部礦業集團的新增授信額度達到200億元,有力支持了西部礦業集團的改革和發展。近日,西部礦業集團在北京召開金融促進會,吸引了34家銀行、40家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負責人參加。會上,西礦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簽署了銀企戰略合作協議,擬合作金額500億元,開創了公司與金融部門合作的新局面。搭建產融合作共享、創新發展的交流合作平臺,深化產融結合,共同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大家共同的目標。
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長王黎明在會上說,在各金融機構的支持下,青海省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深化“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等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努力組建西部礦業集團。以公司為代表的省屬國有企業,具有良好的責任、信用、責任的社會形象,充分發揮了國有企業的“支柱”和“砥石”作用,圓滿完成了青海省“十三五”規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區域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切實肩負起責任,支持金融機構在實體經濟發展中贏得機遇,幫助供給側結構改革、企業轉型升級、并購重組。下一步,青海省將全面優化青海金融環境,做好“官銀企”常態化工作,努力促進實體經濟和金融良性循環健康發展。
據西部礦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永利介紹,青海省礦產和能源資源豐富。目前,西部礦業集團擁有10個探礦權和18個采礦權,是中國第二大銅精礦生產商、第二大鉛精礦生產商和第二大鋅精礦生產商。連續14年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西礦集團作為青海省重要的省級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在資源獲取和整合方面具有獨特的條件。現有資源潛在價值超過1.2萬億元。西礦集團積極融入“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和國際生態旅游目的地”發展戰略,持續推進“三大轉變”,實現“礦、鹽湖、生態”三大資源開發由規模效益向質量效益的轉變。到2025年,西礦集團總資產將超過1000億元,營業收入將超過700億元,年營業利潤將超過30億元。企業整體發展高于全國同類國有國企平均水平,將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國有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青海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李建立表示,“十三五”期間,金融機構共向青海提供新增貸款1563.6億元,幫助青海企業完成直接融資1863.71億元,幫助非金融企業綠色金融債券、綠色債券等融資工具實現零突破,為青海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動力、凝聚力和活力。希望參與的金融機構以此次與西礦集團合作為契機,到青海考察投資,分享青海產業轉型升級的商機,分享青海經濟創新發展的紅利,幫助青海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青海省國有企業的杰出代表,西礦集團注重優質發展,不斷推進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轉變。企業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全面增強,形成了質量、結構、效益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成為青海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一面旗幟。西康集團與金融機構合作共贏的實踐為青海省國有企業提供了成功的經驗和有益的借鑒。這將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也為上市公司與這些金融機構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字: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