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報道:12月份有色金屬出現了超預期的反彈,但在LME有色金屬和上期所有色金屬期價聯袂反彈之際,內外比值則持續走弱且國內有色金屬期現價格不斷擴大(即現貨滯脹而期貨上漲過快),這兩個因素將導致滬市金屬反彈乏力。
有色金屬本輪反彈的驅動因素有兩個。一是海外基金回補投資,例如,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當周,基金持有COMEX期銅持倉從11月19日的歷史最高的凈空紀錄333898手變為凈多2379手。二是顯性庫存下降。回顧歷史,LME有色金屬庫存下半年都是持續下降的,消費回暖只是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還在于兩點。一方面,LME倉儲制度即將在明年4月份改革,LME庫存轉為隱性;另一方面,國內有色金屬持貨商在年底囤貨惜售,甚至在現貨市場吸貨,導致市場貨源出現階段性緊張。
展望后市,價差回歸將限制滬市金屬反彈高度。在LME有色金屬和上期所有色金屬期價聯袂反彈之際,內外比值則持續走弱且國內有色金屬期現價格不斷擴大(即現貨滯脹而期貨上漲過快),這兩個因素將導致滬市金屬反彈乏力,滬市金屬滯脹,而以LME金屬面臨補跌來修復價差;而現貨滯脹,期貨回吐漲幅來修復期現價差過大的問題。
首先,反向套利將導致偏低的內外比價回歸。以銅為例,12月份以來,滬銅主力合約收盤價和LME三個月銅比價持續走弱,在12月18日一度降至7.05,而以LME三個月銅和長江有色銅現貨為內外基價,銅進口虧損在12月20日達到2259元/噸。在比價如此偏低的情況下,部分冶煉廠開始通過保稅區進行轉口貿易。由于保稅區銅并沒有報關,不需要額外征收出口關稅。據測算,以12月20日LME三個月銅收盤價計算,轉口貿易產生利潤達300-700元/噸的利潤。因此,隨著反向套利活動的增加,內外比價修復過程中,LME銅面臨補跌,而鉛鋅面臨同樣的問題。
其次,國內銅、鋁、鉛和鋅的期現價差回歸,這也將導致有色金屬期價將出現回落。統計顯示,截至12月20日,滬銅主力合約收盤價與長江有色1#銅現貨價價差擴大至285元/噸,創下3月8日以來高紀錄。而2003年7月25日至2013年12月20日,期現價格中位數為382.5。頻率直方圖顯示,該價差處于價格分布圖的中軸線右方部分,在中位線的上方。而鋁主力合約收盤價與長江有色鋁現貨價的貼水也大幅收斂,期現價差在12月20日升至90點,為11月4日最高水平,且現貨報的升貼水從8月份的升水轉為12月9日開始的貼水。12月份,鉛期現價差也在同步擴大,截至12月20日,升至255點,為6月6日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12月中旬開始,現貨由7月份以來的升水價格轉為貼水結構。
(關鍵字:銅 鋁 鉛 鋅 有色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