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鐵行業進入嚴冬,需求大幅下滑,但面對如此困境鋼企卻仍苦撐不減產,此舉被業內分析師指為“自殘”。
“鋼鐵行業大面積虧損直接原因是主要用鋼產業需求萎縮,”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稱現在鋼鐵行業賣1噸鋼的利潤是1.68元,而去年上半年每噸鋼的利潤約為118元,相差近70倍。
然而,盡管盈利銳降,鋼企巨虧,但鋼企大規模的減產并沒有發生。中鋼協旬報數據顯示,8月中旬國內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粗鋼日均產量仍高達158萬噸,旬環比僅下降2.5%,產量降幅總體不明顯。這說明多數鋼廠的檢修排產計劃落空。
對于上述情況,分析師認為,無論是怕被其他公司搶走市場,還是認為目前生產原料價格走低,鋼企不削減產量的行為造成了如今行業“自殘”式的發展模式。產成品價格下跌,粗鋼產量居高不下,鋼貿商選擇去庫存規避風險和回籠資金,下游用鋼行業需求不見起色,鋼廠資源無論直供或分銷渠道都出現問題,導致鋼廠庫存不斷刷新高,最終只有靠繼續壓低出廠價格來吸引訂貨,從而開始市場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關鍵詞:鋼鐵行業 鋼企 “自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