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抓住全球船市全面復蘇的機遇,中國船企加在蟬聯全球新簽訂單冠軍的同時,也在環保船、智能船等高端船舶建造領域不斷提升市場份額,更成功拿下豪華郵輪這一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和往年一樣,國際船舶網從2023年中國船廠交付的船舶中篩選了10艘最具特色的新船(注:排名按交付時間),回顧中國造船業碩果累累的一年,也祝愿2024年中國造船業能夠再創輝煌!
1、最大的江海聯運型LNG船“大鵬公主”號
2月18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為深圳市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8萬立方米LNG運輸船“大鵬公主”號在中船長興造船基地命名交付。
“大鵬公主”號是全球最大淺水航道第四代LNG船,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建造。該船總長239米,型寬36.6米,液艙型式為GTT NO.96 L03+,入中國船級社(CCS)和美國船級社(ABS)雙船級。該船使用高效的雙燃料直推系統,是全球最大的淺水航道第四代LNG船。該船具有淺水航道適航性強,裝卸貨吞吐能力強,高度靈活的轉運兼容性等優勢。
2、最能裝的超大型集裝箱船“MSC IRINA”號
3月9日,揚子江船業集團旗下揚子鑫福造船為交銀租賃和地中海航運(MSC)建造的首制240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MSC IRINA”號命名交付。
“MSC IRINA”輪是目前全球最大裝箱量的新造集裝箱船,實際裝箱量24346TEU。該船總長399.99米,型寬61.3米,型深33.5米,貨艙深度33.5米,結構吃水17米,服務航速22.5節,入級DNV船級社。甲板面積達24000平方米,最大單bay堆箱層可達25層,相當于22層樓的高度,一次可裝載創紀錄的24346個20英尺標準集裝箱,載重量近240000噸,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和“最強帶貨王”。
3、最大的DP動力定位穿梭油船“諾思先鋒”號
3月30日,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全球最大級別動力定位系統穿梭油船“諾思先鋒(NS PIONEER)”號在中國船舶集團大連造船正式交付。
該輪載重15.5萬噸,總長279米,型寬48米,型深23.7米,采用行業領先的DP動力定位技術(以下簡稱DP2系統)和全新一代艏裝載系統,具備穩定的位置控制功能和更高的提油安全保障性,是首艘按照巴西國家石油公司最新版技術規范建造的新型DP油船,也是目前全球按照此標準建成的最大級別DP油船。該船能耗低、操縱性好,氮氧化物排放達到Tier III標準,船舶能效設計指數達到EEDI第二階段。其單位載重噸航行里程的碳排放量較基線值低四分之一左右,每年可減排近7000噸二氧化碳,相當于植樹1200棵。
4、最大噸位的豪華客滾船“MOBY FANTASY”號
4月14日,廣船國際為意大利MOBY Line航運公司建造的2500客/3800米車道豪華客滾船“MOBY FANTASY”號輪交付啟航。這艘船超過70000總噸,是目前建成的全球最大噸位的豪華客滾船,交付后將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熱那亞、奧爾比亞以及里窩那之間的航線運營。
“MOBY FANTASY”號船長237米,型寬33米,服務航速約23.5節,共有13層甲板,533間客房,能搭載2500名乘客和近800輛汽車。船上上層建筑面積約為1.6萬平方米,其中供游客休閑的各類餐廳和休閑娛樂場所面積達到約6700平方米,內裝媲美豪華郵輪,相當于一座漂浮在海上的“五星級酒店”。“MOBY FANTASY”號輪嚴格按照綠色環保和高效運營的理念進行設計,堪稱“綠色船舶”中的典范。另外,船上還預留了LNG推進功能接口,船東可在將來根據需要輕松改為以LNG作為船舶動力燃料,這將進一步降低船舶污染物的排放。
5、最智能的浮式生產儲卸油船“海洋石油123”號
6月16日,招商工業海門基地為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陸豐12-3油田FPSO“海洋石油123”(CMHI-265)成功交付。
“海洋石油123”是一艘10萬載重噸級雙殼型FPSO,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研發設計,是目前我國首艘應用了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全新FPSO,將為投產后的油氣生產運營智能化奠定堅實基礎。該船總長241.5米,型寬45.2米,型深25.4米,設計吃水16.7米,其系泊中心水深大約236米,甲板面積相當于1.5個標準足球場大小,擁有工藝設施、廢水處理設施、公用設施、80床生活樓、電站等,服務年限30年。該船集齊七大智能符號——全船監測系統、智能照明系統、智能裝配載系統、生活樓防疫系統、工藝流程數字孿生系統、化學藥劑智能加注系統、邊緣數據中心。在傳統FPSO基礎上研發了智能管理平臺,打通多個智能管理模塊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了作業人員工作效率及設備精細化管理大幅提升,引領FPSO進入智能化生產運營的新階段。
6、最綠色的內河船舶“三峽氫舟1”號
10月11日,由江龍船艇建造的國內首艘500kw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號在湖北宜昌完成首航,標志著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
“三峽氫舟1”號為鋼鋁復合結構,總長49.9米、型寬10.4米、型深3.2米,采用氫燃料電池和鋰電池動力系統。其中,氫燃料電池額定輸出功率500KW,最高航速28公里/小時,巡航航速20公里/小時時續航里程可達200公里。據測算,“三峽氫舟1”號相比傳統燃油動力船舶,預計每年可替代燃油103.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43.67噸。該船交付后,將用于三峽庫區及三峽-葛洲壩兩壩間交通、巡查、應急等工作。該船是國內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氫燃料電池動力船,首航成功標志氫燃料電池技術在內河船舶應用實現零的突破,對推動“氫化長江”進程、加快內河航運綠色低碳發展具有示范意義,是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雙碳”目標的生動實踐。
7、最吸睛的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
11月4日,由上海外高橋造船建造的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正式命名交付,標志著中國又一次成功摘取世界造船業皇冠上的明珠,我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目前同時建造航空母艦、大型LNG運輸船、大型郵輪的國家,是我國由造船大國向造船強國邁進的標志性一步,中國船舶集團成為全球第四個成功設計建造大型郵輪的造船集團。
“愛達·魔都”號首艘大型郵輪總噸位13.55萬噸,長323.6米,寬37.2米,設計吃水8.26米,最大高度72.2米。船上有客房2125間,可容納乘客5246人,配置了高達16層、面積4萬平方米的生活娛樂公共區域,擁有劇院、特色餐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和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設施。,被譽為“海上現代化城市”。
8、最“聰明”的智能游艇“智艇1”號
11月27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宣布自主研發設計建造的全球首艘中型自主航行智能游艇“智艇1”號研制完成。其全球首創的智能航行、智能艙室、智能安防和智能運維開創了游艇行業先河,帶來了與眾不同的駕乘體驗。
該游艇由上船院自主研發設計,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重工遠舟(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所屬英輝南方造船(廣州番禺)有限公司建造,入級中國船級社(CCS),目標水域為海南省及粵港澳大灣區。該艇總長17.8米,艇寬5.0米,吃水1.17米,服務航速16節,鋁合金船體,有三層甲板,是一艘集智能航行、智能運維、智能安防和智能艙室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游艇。
9、最強大的深遠海一體化風電安裝船“博強3060”號
12月24日,由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建造的“博強3060”號風電安裝船在山東煙臺基地碼頭命名交付。該船在作業水深、甲板可變載荷、起重吊裝能力等方面均為“國內之最”,成為探索深遠海風電資源以及強化海上風電工程建設能力的“國之重器”,將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和海洋經濟建設注入強勁的創新動力。
該船作為目前國內最新一代深遠海一體化大型風電安裝船,全長133米,型寬53米,型深11米,最大作業水深70米以上;最大航速8.4節;總可變載荷達11000噸;甲板作業面積約4800㎡,滿足4套12MW或3套16MW海上風電機組的運輸和安裝,是目前國內唯一能夠承運整根塔筒的新一代風電安裝船;配裝1臺由Huisman生產的2200噸繞樁式海工吊機,滿足未來20MW級風機的安裝需求;樁腿長度為120米(可加長至136米),配置8英寸齒條板,抗疲勞、耐磨性能更優,抗沖擊性更好。設計標準滿足中國海域、東南亞海域以及歐洲海域的作業需求,入級中國船級社。該船在作業水深、甲板可變載荷、起重吊裝能力等方面均為“國內之最”,具有工作窗口期更長、安裝效率更高、碳排放更低、運營更經濟等特點。
10、最無污染的集裝箱船“中遠海運綠水01”號
12月28日,揚州中遠海運重工為中遠海運發展建造的世界首艘700TE純電動力江海直達集裝箱船“中遠海運綠水01”號(N997)命名,將投入江蘇至上海的長江航運中。
全球首制700TEU電動集裝箱船項目是中遠海運重工聚焦新能源賽道打造的綠色、低碳、智能航運重點示范項目,該項目搭載了由智能集成平臺、智能航行、智能機艙、智能能效組成的智能船舶系統,具備先進的智能化水平。在電動集裝箱船總長、型寬、裝箱數、載重噸及電池容量方面均是世界第一。該型船全航程采用電池動力推進,總長119.8米,型寬23.6米,型深9米,設計吃水5.5米,最高航速19.4公里/小時。其電池總容量超過5萬千瓦時,可通過箱式移動電源進行換電續航,有效解決了傳統電動集裝箱船充電時間長、裝載量低、續航里程短等問題。該船每行駛100海里可節約燃油3900公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4噸,節約能耗費用約3.35萬元,預計全年減排廢氣達2472噸,其中二氧化碳減排約2362噸,航行全程成功實現“零排放、零污染、零噪音”。
(關鍵字: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