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受國內外經濟形勢等多種因素影響,鋼鐵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產量增長過快;鐵礦價格持續高位,鋼材價格長期低位徘徊;虧損企業增加,行業盈利薄弱。借此機會,我簡要對今年以來我國鋼鐵行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做一個分析,供大家參考。
一、2013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回顧
1、鋼鐵產量增長,日產水平持續高位
1-9月份,全國累計生產粗鋼5、87億噸,同比增加4357、23萬噸、增長8、01%;生鐵5、40億噸,同比增加3493、36萬噸、增長6、92%;鋼材7、95億噸(含重復材),同比增加8336、40萬噸、增長11、71%。
從今年前九個月情況來看,除一月份日產粗鋼水平為199、45萬噸外,其他各月的日產粗鋼水平都在210萬噸以上,1-9月日產粗鋼平均水平更是維持在215萬噸左右。以此平均水平推算,今年全國粗鋼總量將達到7、84億噸。
2、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庫存壓力依然巨大
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統籌推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國民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前三季度GDP增長7、6%。但從增長結構看,盡管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20、1%,比去年同期的實際增速18%還高,第三產業投資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7%上升到23、5%,工業投資增長由去年同期的23、8%,回落到16、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幅由去年同期的23、2%回落到15、1%,這些都表明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正在發生變化,也意味著市場對鋼鐵需求增長放緩。
一季度的時候,由于春節、天氣等因素影響,社會鋼材庫存一度高達1482萬噸。進入二季度后,由于傳統需求旺季的到來,鋼材庫存逐步減少,表現出去庫存化的跡象。但由于市場整體低迷、庫存壓力依然巨大,而且9月份的時候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下降趨勢,較8月略有回升。截止到9月底,22個城市5大品種鋼材社會庫存仍有1150、71萬噸,而納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的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157、16萬噸。
3、鋼材價格長期低位徘徊
春節以來,受國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下游需求增長緩慢等因素影響,鋼材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鋼材品種跌多漲少。截止9月底,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依然處在101、09的低位,比去年同期低1、32%;而長材方面,則比去年同期低2、13%。
1994年,國內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推出時為100點,也就是說,經過近20年的發展,我國的鋼材價格又跌回到原點。
4、鋼材出口大幅增長,但平均出口價格同比下降明顯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1-8月,我國累計進口鋼材919、65萬噸,同比減少1、0%,累計進口金額達110、87億美元,同比下降9、96%;累計出口鋼材4136、95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5、6%,累計出口金額達355、45億美元,同比增長3、17%。進口總額下降幅度遠超進口總量下降幅度,出口總額增長幅度遠不及出口總量增長幅度的背后,是進出口鋼材平均價格的大幅下降。經測算,前八個月進口鋼材平均價格為1205、53美元/噸,出口鋼材平均價格為859、21美元/噸,相比去年同期進口1321、72美元/噸、出口961、57美元/噸的價格,分別下跌了8、79%、10、65%。
從分月情況看,2月份鋼材出口總量較1月份有所回落,可能是春節因素所致。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以來國內鋼材出口增速持續高位。1月鋼材日均出口為歷年1月最高水平,2月日均出口也僅低于2007年2月的歷史高位。這主要與國內鋼鐵企業加大了低價出口的力度有關。就近幾個月而言,雖然國內、外鋼價均有所上漲,但鋼材出口均價自12月以來反而有所下跌,使得國內鋼材出口的低價優勢明顯。
不過這種低價策略看起來并不樂觀。雖然8月份鋼材出口總量、同比增幅分別高達609、91萬噸、43、90%,但8月份鋼鐵行業新出口訂單指數與7月持平的局面顯示,后期中國鋼材出口量將難以再創新高。
5、企業效益低下,盈利能力為工業行業最低水平。
上半年,鋼鐵企業效益低下,行業盈利困難。納入協會統計的86家會員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8萬億元,同比僅增長0、94%,實現利潤22、7億元,銷售利潤率僅為0、13%,而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5、40%,鋼鐵業仍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在22、7億元的利潤中,還包括企業變更會計政策,少提折舊所產生的利潤(這個數大約在15億元左右)。上半年累計虧損企業35家,虧損面高達40、7%,同比擴大3、49個百分點;虧損企業虧損金額達到了116、79億元。
7、8月份,這種局面有所改觀。截止到8月底,納入協會統計的重點統計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4萬億元、利稅596、26億元、利潤總額80、87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38%、39、85%、287、11%。
如果后幾個月能維持7、8月份的盈利水平,今年全年重點鋼鐵企業有望實現利潤200億元。即使如此,目前不到0、34%的銷售利潤率和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40%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相比,仍然相距甚遠。
二、鋼鐵行業面臨的形勢預測
目前來看,國際經濟運行環境不明朗,美國量化寬松政策(QE)仍有反復,國內經濟運行整體趨穩向好,宏觀政策繼續保持穩定的可能性較大,但部分行業數據不樂觀,資金流動性緊平衡格局難改變,鋼鐵需求難有大幅提升。
1、宏觀經濟平穩增長,鋼材需求難有較高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平穩,上半年經濟增長速度平均在7、6%左右,雖較去年有所放緩甚至存在下行壓力,但主要指標仍處于年度預期的合理區間。7月以來,中央陸續推出了免征小微企業增值稅、服務貿易便利化、鼓勵社會資本參與西部地區鐵路建設等措施,政策的重點仍在通過深化市場化改革,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應該不會再有大規模的投資刺激政策出臺。三季度末國內市場資金面又趨于緊張,近期多地還傳出銀行暫停房貸的消息,下游行業開工及鋼材市場回款壓力顯現,不利于行業形勢的好轉。后兩個月鋼材需求不可能有較高增長,預計明年的產量和需求相比今年也不會有太大的增加。
2、新增產能釋放,鋼鐵供應壓力較大。
數據顯示,今年全國投產新建高爐將在20座左右,總容積為2、6萬—2、7萬m³之間,總產能2500萬噸左右。日益擴張的鋼鐵產能將釋放越來越多的鋼鐵產量,而這些產量由于統計的復雜性,或難以在公布的數據中完全體現。9月18日,國務院和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簽訂大氣污染防治首批“責任狀”,后期能否切實貫徹執行將影響鋼鐵資源供給。
我們應該看到,目前還沒有到行業最低迷的時期。由于行業供大于求、原料高位運行,金融資本參與鋼鐵行業價值分配等因素的影響,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鋼鐵行業都將處于微利經營的狀態,甚至會出現年度虧損。如果不加大環保監督力度,淘汰落后產能,減少低附加值鋼材出口,減少對進口鐵礦石需求,把過高的產量適當減下來,行業經營狀況好轉就不可能實現。
3、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鋼材出口難度加大。
需求下降,價格低迷是全球鋼鐵業面臨的共同困難。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粗鋼產量扣除中國后下降2、7%,歐盟(27國)下降4、9%,美國下降5、2%;俄羅斯下降2、8%,韓國下降6、3%,日本和印度僅分別增長0、9%、2、5%。在全球市場低迷的情況下,今年中國鋼材出口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國際貿易保護日益加劇,我國鋼鐵企業國際貿易摩擦增多。近期已陸續有歐盟和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部分東盟國家等對我鋼鐵產品出口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針對中國鋼鐵產品的貿易摩擦事件越來越多,今后我國鋼鐵產品出口難度將進一步加大。
三、對鋼鐵行業統計工作的希望和要求
面對新形勢,統計部門必須以更加開闊的思路視野,更加科學的制度方法,更加先進的統計手段,全面跟蹤、監測行業發展狀況:不僅要關注發展規模和速度,更要關注發展質量和效益;不僅要關注企業經濟實力的增長,更要關注環保、工藝、科技、生態均衡發展的狀況;等等。我們應該看到,行業統計發展正迎來重大機遇期。
當前,無論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還是相關部門實施行業管理,乃至企業進行科學決策的難度都在不斷加大,相關部門和企業領導迫切需要統計部門準確研判形勢,深入研究行業、企業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及時監測政策實施效果,為行業、企業的科學決策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新時期,統計工作責任越來越重,壓力越來越大。
歷經多年的改革探索和創新實踐,鋼鐵行業統計工作在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制度方法、工作手段、法制建設、隊伍建設等各方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統計工作仍存在許多問題,面臨一些新情況和新矛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雖然近年來全行業著力創新統計方法,改進統計手段,但在某些企業,統計工作得不到企業領導重視,認為統計只不過是數據的加減或匯總、填幾張報表即可,把統計工作簡單化,同時還存在企業統計崗位被撤銷或合并,統計人員配備不足、流動頻繁等導致統計力量薄弱、隊伍不穩定的諸多因素,以及統計工作設備落后、統計資金缺乏、統計人員福利待遇差等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二是雖然我們多措并舉,加大數據催報力度和質量監控力度,但不報、停報、瞞報、漏報現象依然存在,源頭數據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雖然我們不斷豐富統計服務產品,創新服務方式,但面對不斷變化、不斷增長的外部需求,統計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需要加強;四是雖然我們不斷完善管理體制,健全工作機制,統計工作的全局性、整體性、協同性得到了加強,但全系統上下議大事、謀大局、實施頂層設計、加強統籌規劃的能力仍需要提升,工作效率仍需要提高;五是雖然干部隊伍不斷壯大,統計力量得到了充實,但要實現統計工作人盡其才、人才輩出,還需要建立更有效的激勵培養機制,搭建更廣闊的發展平臺。這些問題和矛盾,都是我們在統計工作中不可回避的,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也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
新時期,統計工作要想緊抓機遇、大有作為,就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新的理念、更大的熱忱,著眼大統計、整合大數據、運用大智慧、實現大發展。各省市鋼鐵統計主管部門和各企業、各協會統計部門一定要堅決恪守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廣大統計工作者也必須恪守統計職業道德操守,做到講實話、辦實事、報實數、求實效。以科學的精神、嚴謹的態度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切實將統計工作與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相結合,進一步研究新問題,探索新思路,創造新方法,解決新矛盾,要立足崗位、團結協作,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高標準、嚴要求地做好本職工作,不斷提高統計工作質量和數據準確性,以便國家政府部門、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決策部門及時、便捷地了解行業運行動態和企業情況,加強行業運行監測和分析,及時反映行業訴求,促進鋼鐵行業平穩渡過困難時期,實現轉型升級和新一輪發展。
各企業也要切實重視統計工作。我們大部分會員企業分管統計工作的領導和統計部門的負責同志,都能高度重視行業的統計工作,對我們鋼鐵協會布置的年報、月報、旬報等統計任務,都能認真、扎實、全面完成。但目前仍有一少部分企業,對加入鋼鐵協會、享受會員待遇非常積極,對向協會上報統計資料、履行會員義務不積極。對這些企業,我想提醒你們注意的是,會員企業向我們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要的數據和資料,不僅僅是企業必須履行的法定責任和會員義務,也是企業作為社會公民、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體現。企業領導人必須從社會責任、社會道德的角度提高對依法統計的認識,要正確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全社會的支持,企業要想真正做大做強,就必須要有社會責任感,要有勇于承擔的責任感,要自覺培養統計意識、統計理念。
在這里,我再次強調,各企業一定要按照國家《統計法》和協會章程的要求,高度重視統計工作,過去工作做得好的要繼續堅持,做得不完善的要切實改進,迎頭趕上。各企業都要明確統計部門和職責,配備必要統計人員,沒有統計部門的要盡快將設置相應機構、配備相應人員,要大力支持統計人員如實、準確、及時、全面地完成行業統計任務,在條件允許范圍內加大對統計工作的人力、物力投入,在必要的人員配置、辦公設備、福利待遇上給予支持,為統計工作開展夯實基礎、創造條件;同時,也請廣大統計人員繼續以高度的責任心,及時、準確地填好每個數、做對每張表,并密切關注和研究領導和企業的需要,站在更高的層次上思考統計工作,及時研究統計中出現的新問題,思考解決方案。我相信,經過全行業統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將困難視為挑戰和機遇,實事求是地分析問題的原因,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就能將鋼鐵行業統計工作提高到新的發展高度,就能在促進行業發展方面做出更大貢獻。
今后,鋼鐵協會將一如既往地重視和支持行業統計工作,支持各省市鋼鐵統計部門和鋼鐵企業以及各代管專業協會的統計工作,并努力創新統計工作內容,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加強統計信息服務,使我們行業統計工作做得更好,為會員企業、為社會提供更加及時、準確的統計信息產品。
(關鍵字:中鋼協 鋼鐵 低迷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