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轉暖,4月建筑需求將逐漸增加,加之發改委本周公布了一批重點項目的通過,對于進口礦需求將有所回升,刺激海岬型船運費觸底反彈。但因鋼材社會庫存持續高位,鋼廠的陸續減產又將降低對于原料的需求,預計未來一周運價將繼續下探尋求底部支撐。在今年前幾個月鐵礦石價格較高主要是供給不足造成,當供給逐漸平衡,鐵礦石將會下降到“正常水平”。
此前,力拓首席經濟學家VivekTulpule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預計未來18個月內鐵礦石價格將回落到100美元/噸的水平之下,即相較于目前價格將下跌50%。分析認為,力拓不斷看空鐵礦石價格,原因在于力拓在三大礦中成本最低,鐵礦石價格下跌對其影響最小,對其余成本較高的新興礦山則帶來直接影響。此次力拓新任CEO再次向媒體強調鐵礦石價格將下降,恐為力拓通過輿論維持其壟斷地位,警示新興礦山的一次博弈行為。
當前進口礦資源緊張局面仍未緩解,貿易商出貨意愿降至低點,供給緊張對鐵礦石市場的支撐作用較為明顯。但因鋼材市場整體需求仍未出現明顯放量的跡象,加之螺紋鋼期貨價格大幅下滑,間接抑制進口礦漲勢。短期來看進口礦價處于漲跌兩難的局面,預計未來市場將呈現供需僵持狀態,價格將以弱勢震蕩為主。將保留那些可以帶來高價值的資產,未來將計劃加大非核心資產的剝離力度。資料顯示,從去年開始,力拓加大了資產剝離力度,宣布進一步出售一些非核心業務資產,包括就出售公司在Palabora礦業有限公司中的股份簽訂具有約束力的協議。無獨有偶,截至去年年底必和必拓完成的資產出售總額為43億美元,并表示將繼續有選擇性地尋求資產剝離的機會。
華夏模具網分析認為,從目前形勢看,鋼材庫存壓力偏大、粗鋼產量居高不下是抑制鋼坯價格上行的重要阻力。然而,終端需求釋放仍較緩慢,鋼材庫存壓力暫時也難以得到緩解,在鋼價大跌、貿易商信貸危機全面爆發的壓力下,鋼廠簽訂合同已經面臨極大阻力,降價補差、檢修減產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選擇。今年以來,干散貨海運需求呈低速增長態勢,運力供給增速雖有所放緩,運力過剩局面并未好轉。3月BCI指數持續在1200點徘徊,航運企業盈利難度有增無減。從被傳將出售加拿大鐵礦石業務到強調加快剝離非核心資產,力拓為降低生產成本已經出盡奇招。對于國際礦業巨頭來說,相互間的競爭更多取決于生產成本,因此,在國際鐵礦石需求的低迷時期,出售成本較高或是剝離預期較低的資產將成為礦業巨頭的通用手段,以此抵消礦價大幅下跌對公司運營造成的風險。
受到復活節假期影響,本周海運市場出現小幅下滑。截至3月29日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DI)報收910點,環比下降2.47%;波羅的海海岬型指數(BCI)報收于1249點,環比下降2.73%。巴西至中國海運費為17.396美元/噸,環比下降0.05美元/噸,而澳洲至中國海運費為7.100美元/噸,環比下降0.145美元/噸。因鐵礦石市場需求低迷,船運活動減少,運力過剩致海岬型船運市場弱勢下行。
(關鍵字:鋼材 庫存 需求 鐵礦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