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連港,圣誕節后裝船的“本鋼牌”產品伴隨著汽笛的脆響,遠赴北美市場。今年,國際鋼鐵市場持續低迷,本鋼集團產品出口量卻逆勢增長,全年出口簽約量達400萬噸,裝船量347萬噸,簽約量同比增長48%,在全國鋼企連續3年奪得第一名。這是本鋼集團定位國際市場搶占先機,全球化經營結出的“碩果”。
瞄準打造成極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企業集團,本鋼集團放眼全球謀篇布局,準確定位集團的營銷格局與脈絡,建立起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通過全球化經營,快速融入國際經濟的大循環。在當前國際市場宏觀形勢持續低迷、歐債危機持續影響的形勢下,尤其是在鋼材市場整體需求下滑、美元匯率波動、貿易爭端加劇等多種矛盾匯聚的復雜格局里,本鋼集團決策者親自率隊走市場,準確研判市場形勢,快速搶占先機,大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牌”,努力實現效益最大化。
面對國內產能陸續釋放、各鋼廠出口量增加、價格競爭激烈的局面,本鋼集團通過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和用戶結構,不斷擴大產品的出口份額,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延伸產業鏈與重點經銷商建立聯合開發市場機制等有效措施,縮短銷售鏈,培植最終用戶忠誠度,建立穩固市場渠道和用戶群。同時,本鋼集團還不斷強化新市場和新用戶的開發。今年,通過積極參與海外大型工程項目投標,得到了海外終端用戶的支持和認可的同時,又新開發了亞洲、北美、南美用戶16家,使海外用戶群由去年的70多家增加到90家。
本鋼集團還以內部穩定的保障機制做后盾,為出口產品構建持續改進穩定提升的質量平臺,緊跟市場快速跟進的技術研發平臺、優先生產排程的高效生產平臺,強大的個性化技術服務平臺。今年,又加大了售后服務力度,針對不同國家、不同用戶的要求,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全年通過10余次技術交流、派技術代表團深入終端用戶現場,為用戶指導和解決產品使用過程中遇到的技術與質量問題近百個。
本鋼集團借助合并重組的優勢打出口“組合拳”,發揮銷售平臺統一整合的優勢,創新出口產品營銷思路,在出口產品種類上,和用戶資源上實現了互補融合。今年,本鋼集團出口產品的品種從板材、長材到線材和鑄管,實現了各品種、規格的全覆蓋,實現了熱軋、冷軋、管線鋼、硅鋼、鍍鋅、特鋼、螺紋綱、線材、球墨鑄管等十余種產品“組團出海”打市場的積極態勢。
本鋼集團還通過不斷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空間。近日,北營軋鋼廠三、四高線生產線在成功軋制出口東南亞的極限規格新牌號冷鐓鋼的基礎上,又成功拓展了四五個新規格,填補了出口線材品種的“空白點”。今年,高碳線材和焊絲用鋼已實現批量供貨。
2012年,本鋼集團通過產品出口,不僅帶動整個集團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與國際市場接軌,也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以迅速提升;出口簽約量高達400萬噸“遙遙領先”的業績,也成功證明,本鋼集團的整體管理水平和實力經受住了國際大市場的檢驗。
(關鍵字:本鋼 出口 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