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24日報道,武鋼集團預計今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利潤17億元。上年,武鋼銷售額為2180億元,利潤64億元。前10月我國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為-0.18%,累計虧損52億元,今年全行業虧損已成定局。
解讀:武鋼在行業寒冬之下,能實現整體微利的背后,在于高附加值產品銷售開拓以及非鋼產業的利潤貢獻。新形勢下舊挑戰,面對中國鋼鐵產業的“囚徒困境,鋼鐵企業需要正面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間的關系,處理好“眼前陣痛”和“慢性自殺”的關系,尤其是中大型鋼鐵企業,在設備折舊負擔沉重及人力行政成本高企的背景下,更需要拿出“勇氣”果斷壓縮低端產能,致力于品種升級。一昧沉迷于規模效應的利益誘惑之中,一味的無視產能過剩弊端,盲目擴產,無異于飲鴆止渴。大型龍頭國企,還望將供應過剩這一危機化作內部調結構的機遇,化作轉型發展的機遇,拿出“勇氣”果斷壓縮低端產能,致力于品種升級,結束規模效應,打造能夠經受得住市場考驗的品種競爭力,引領市場風潮,帶動全產業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