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消息,近日發改委密集核準多項輸變電工程,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多項特高壓、超高壓工程正式投運。跡象顯示,國網特高壓建設進入全面加快發展新階段,國電南自、平高電氣等相關股走勢強勁。
繼12日國家電網宣布投資220億建成的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入商業運行后,今日國網宣布新疆與西北聯網的750千伏超高壓工程提前3個月竣工,總投資95.6億元,未來五年還將繼續投資1264億元發展新疆電網,重點建設哈密南—鄭州、哈密北—重慶、準東—四川三項特高壓工程。
特高壓建設投資數目巨大,對下游市場拉動作用明顯,因此備受關注。但國家電網總經理劉振亞自提出建設特高壓工程后,反對聲音一直不斷。按照國家電網今年年初在工作會議上的規劃,“十二五”期間預計建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特高壓交流線路,新建11條特高壓直流線路,特高壓交流和直流總投資將超過5000億元,2020年將建成“五縱六橫”的特高壓線路。
但國網規劃迄今尚未得到政府認可,有關規劃在上交至國務院后,遲遲未見并入我國電網“十二五”專項規劃中,國網規劃目標也在不斷變動。日前劉振亞在出席2012電力企業高峰會議上講話,特高壓規劃目標變為到2017年將建成“三縱三橫”特高壓網架和13回特高壓直流工程,2020年建成“五縱五橫”目標網架,與年初相比,交流規劃目標縮水,直流擴張。
從特高壓項目推進情況來看,擬建或在建的哈密南-鄭州、哈密北-重慶、淮東-四川、溪洛渡-浙江均為特高壓直流線路,而交流線路中只有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壓同塔雙回交流、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在穩步推進中。
國網內部人士表示,發改委、能源局對特高壓直流態度較為一致,相關線路更容易拿到路條,交流則因為穩定性略差,技術難度高且投資大,因此政府對項目的論證和批復都更為謹慎。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大力發展特高壓的國家,此前僅有俄羅斯和日本建有示范性特高壓工程。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認為,我國能源消費集中在東部地區,能源輸出以西北、西南為主,能源結構不合理,從解決結構性缺電的必要性上講,中國需要特高壓。
據測算,錦蘇工程全面投運后,每年可向華東地區輸送電量約360億千瓦時,解決當地富余水電的外送問題。哈密南-鄭州特高壓工程投運后,聯合新疆西北聯網第二通道工程,疆電東送規模將達到500-700億千瓦時,解決電煤運輸難題。
林伯強表示,特高壓實際發展速度與國網預期相比,還是有些慢了,但近來特高壓推進速度呈現出加快的跡象,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工程相繼投運,證明了我國具備發展特高壓的技術條件,對特高壓的反對聲音也隨之減弱。
本周特高壓概念股走勢較為強勁,部分券商研報也認為特高壓建設速度有所加快。如安信證券判斷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將啟動2條直流特高壓建設和3條交流特高壓建設,這些特高壓項目對上市公司的業績拉動較大。目前國家電網公司手握4條交流特高壓線路的小路條,交流特高壓建設啟動的預期強烈。
Martec(邁哲華)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能源電力總監曹寅認為,一方面國網推進特高壓的決心不變,另一方面我國經濟情況還不是特別理想,需要電力投資來拉動經濟,因此市場對特高壓建設的推進持樂觀態度,但要注意,近來發改委批復的項目多是高壓、超高壓電網建設,國網特高壓規劃是否獲得了政府認可還需要時間來觀察。
(關鍵字:國網 電網 特高壓 輸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