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有百家以上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可以分為以下三類:第一類是國際巨頭并在中設立制造基地,以Genie、JLG為代表;第二類是專注于高空作業品牌,已取得一定先發優勢的國內廠商,以浙江鼎力、星邦重工為代表;第三類是傳統工程機械巨頭,準備進入高空作業平臺市場,如徐工、柳工等。
國際巨頭是中國高空作業平臺市場最早的開拓者。目前在中高端產品的競爭上占據較大優勢,包括JLG、Genie等。相較于國外巨頭,國內企業進入行業時間較晚,并多以技術含量較低的剪叉式產品作為切入點,目前向臂式產品發起沖擊。近年來國內企業也在積極向臂式平臺拓展,中聯重科于14年自主研發掌握了伸縮臂的核心制造技術;18年徐工消防全新研發了新一代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GTBZ24A;柳工研發了臂架式高空作業平臺產品PSA160CW。
國際市場JLG、Genie占據絕對優勢,國內市場國產品牌優勢較大。JLG市場份額為22.5%,Terex市場份額18.0%,Skyjack市場份額10.2%。2018年國內龍頭浙江鼎力中國市場營收約為7.16億,按市場規模20億計算,約占市場份額35.8%,排名前三的企業市場份額之和為60%左右。
龍頭優勢較大,集中度較高。
龍頭企業更具競爭優勢,同時也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由于設備作業場景廣泛,安全要求高,因而租賃商在大規模采購產品時往往會優先選擇生產規模大,產品種類豐富,品牌知名度高,質量有保障的制造商,例如美國的Genie、JLG。同時,這些龍頭企業也憑借長期的研發積淀與行業經驗,深挖市場需求,制定行業標準,引領行業發展與產業升級。以JLG為例,公司于1981年引入機械擺動軸,用于臂式和剪式高空作業平臺;1999年推出以純燃料電池為動力的臂式高空作業平臺設備;2014年推出了全球最高的自行式高空作業平臺,其作業高度高達185英尺,這些創舉皆引領了行業潮流。
龍頭企業近年來市場份額保持穩定,維持在較高水平。根據Access international數據,2018年全球高空作業機械前20強銷售收入共計90億美元,位列前五的公司為美國的JLG、Terex和Altec、法國的Hauluotte、加拿大的Skyjack,其銷售額共計60億美元,占前20強銷售總額的70%以上,繼續維持統治地位。
(關鍵字:行業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