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國家發改委集中發布7則公司債券發行核準批復,核準同意發行總計521.1億元的公司債券。
記者注意到,此前6月13日,發改委核準同意華僑城、吉利控股、中國核工業集團等30余家企業發行公司債券,總金額超1400億余元。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債券研究團隊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仍存的背景下,決策層已經逐步加碼穩增長政策。而寬信用是其中重要一環。近期發改委同意7家國企發行公司債券,有利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支持基建等項目,同時也有利于地方政府平滑債務壓力。
7家國企大多集中在基建行業
此次發改委同意7家國企發行債券,分別是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發行不超過150億元公司債券、陜西西咸新區發展集團發行不超過120億元公司債券、四川省成都興城投資集團發行不超過100億元公司債券、廣西建工集團發行不超過80億元公司債券、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發行不超過60億元公司債券、西峽縣財和產業集聚區投資有限公司發行不超過7.5億元養老產業專項債券、邯鄲市建設投資集團發行不超過3.6億元公司債券。
7家企業除國家開發投資集團外,均為地方性國企,這些企業大多集中于城市建設等基建類行業,所籌資金也多用于基建領域。
其中發債規模最大的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是河南省政府為支持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批準成立的省級投融資公司。
截至2018年9月底,豫資控股集團注冊資金100億元,集團子公司及孫公司(并表子公司)共計62家,其中二級子公司13家,三級子公司49家。國內評級AAA、國際評級A-。
發改委在批復中指出,此次發行的總計不超過150億元債券中,公開發行部分(品種一和品種二)88億元,品種一40億元,所籌資金20億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綠色環保產業等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2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品種二48億元,所籌資金30億元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18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品種一期限不超過10年(含10年),品種二為可續期債券,附設續期選擇權。即發行人有權在品種二債券每個重定價周期末選擇將債券期限延長一個重定價周期或全額兌付。重定價周期不短于2年,不長于5年。
發改委要求,品種一和品種二債券募集資金不得借予他人,不得用于除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外的房地產投資和過剩產能投資,不得用于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股票買賣和期貨交易等風險性投資,不得用于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對于國家開發投資集團,發改委表示,此次發行的總計不超過60億元債券中,所籌資金40億元用于投資方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創業投資基金或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10億元用于交通、能源等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1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本次債券期限不超過15年(含15年)。
發改委同時要求,本次債券募集資金不得借予他人,不得用于房地產投資和過剩產能投資,不得用于與企業生產經營無關的股票買賣和期貨交易等風險性投資,不得用于金融板塊業務投資,不得用于境外收購,不得用于彌補虧損和非生產性支出。
此前核準30余家企業發債
實際上,公司信用類債券成為僅次于信貸市場的企業第二大融資渠道,2018年占整個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是13%。2019年以來,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回升,除貸款同比多增較多外,債券融資大幅增加。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債與公司債發行總量較2018年同期上漲136%,直指4000億元。
債券融資增速不斷回升。其中,主要是高評級信用債券增長較快。多家央企、國企頻頻發布百億規模融資,而這些企業的債券信用等級、發行人主體信用等級一般均為AAA。
6月13日,發改委核準同意30余家、總額1400億余元的公司債券。
其中,中國核工業集團發行公司債券不超過200億元。其所籌資金80億元用于投資方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創業投資基金或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60億元用于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生態環保和環境治理業,其他制造業等領域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60億元用于補充營運資金。
對此,黃文濤表示,近期發改委加速企業債發行顯示了政策穩增長、穩基建、寬信用、防風險的態度。說明決策層政策工具箱是充足的,未來經濟大幅下滑的局面大概率不會出現。
(關鍵字:機械 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