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同時,它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
當前,在光伏發電完全實現平價上網、光伏各環節生產成本降本接近極限區間的背景下,如何持續提升光電轉換效率、減少發電損耗,并通過儲能技術、電網升級助力光伏發電量在電力供給與實際電力消費中的占比持續提升,從而在實現綠色發展的同時,盡力降低全社會用能成本,是我國光伏與電力設備產業的核心任務,也是新質生產力在能源及能源裝備領域的核心落腳點。
仍是新質生產力集群中的標桿產業
“過剩”是當前光伏行業繞不開的話題。近兩年,同質化產能大批涌現,跨界“玩家”進軍光伏,給業界造成這樣的印象——技術門檻頗高的光伏行業儼然成為投資盈利的“搖錢樹”。
在光伏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比拼轉換效率和生產成本的當下,企業產能分化也在加劇——落后產能關停退出,平庸產能在盈虧平衡線上掙扎,新進玩家望而卻步……相反,優質產能保持著較高的開工率,訂單充裕度、可見度帶給頭部企業充足底氣以應對行業短期波動。由此,經歷短期洗牌后,表面上的產能過剩只是階段性的結構性問題,而優質產能和產品始終供不應求,并將重新主導行業發展,重獲較好的盈利水平。因此,洗牌后的光伏行業仍是新質生產力集群中不可忽視的標桿產業。
此外,目前我國光伏產能、應用、技術、設備處于世界領先,已形成在其他行業極少見的全產業鏈碾壓性競爭優勢。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全球光伏產業中,中國產能占比超85%。2024年,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將繼續主導全球產能增量與存量,占比將進一步上升。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