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國氣象局發布《2023年中國風能太陽能資源年景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由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中心組織編制,對行業準確把握可再生資源狀況具有重要意義。
《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風能資源為正常年景,與近10年(2013-2022年)相比,10米高度年平均風速較近10年偏小0.03%。新疆南部、內蒙古中西部、四川大部、云南東北部、華南北部等地70米高度風能資源較近10年偏好,新疆北部、青海、華東東部、華南南部等地風能資源較近10年偏差。
2023年,全國太陽能資源為偏小年景,年平均水平面總輻照量約1496.1千瓦時/平方米,較近30年平均值偏小23.6 千瓦時/平方米(1.58%),較近10年平均值偏小19.0千瓦時/平方米(1.27%),較2022年偏小67.3 千瓦時/平方米(4.5%)。
從空間分布看,2023年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東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新疆北部和東部、青藏高原、云貴高原的山脊地區等地風能資源較好,70米高度平均風功率密度超300瓦/平方米,有利于風力發電。
“十四五”重大陸上新能源基地中,新疆、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冀北等新能源基地風能資源好,部分地區7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高于450瓦/平方米,較全國平均值高出250瓦/平方米以上。中東南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區域風能資源一般,70米高度風功率密度整體在100至150瓦/平方米之間,較全國平均值偏低。
太陽能資源方面,2023年我國新疆、內蒙古、西北地區中西部、華北北部、西藏、西南地區西部等地最佳斜面總輻照量超過1800千瓦時/平方米,太陽能資源最豐富。
“十四五”重大陸上新能源基地中,新疆、河西走廊、黃河上游、黃河幾字彎、冀北等新能源基地太陽能資源較好,部分地區最佳斜面總輻照量超過2000千瓦時/平方米,較全國平均值高出250千瓦時/平方米以上。中東南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利用區域太陽能資源一般,華東北部及華中北部最佳斜面總輻照量在1400至1600千瓦時/平方米之間,華中南部、華東南部、華南等地整體在1000至1400千瓦時/平方米之間,均較全國平均值偏低。
中國氣象局已連續10年發布《公報》,已成為行業企業發電量測算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中國氣象局表示,將充分發揮氣象部門的優勢,加快推進能源氣象科技能力現代化和社會服務現代化,科學謀劃風能太陽能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構建月、季、年多時間尺度監測評估業務,為“雙碳”戰略實施、應對氣候變化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