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劉雙鋒在節目上表示,半導體產業在這兩年經歷了一輪供需小周期,往明后年看,行業有望有一個很大的創新周期。
以下為文字精華:
霍華明:從企業維度看,中國半導體產業這兩年發展情況如何?
劉雙鋒:這個問題可以從產業周期,創新周期,國產化這三個方向看。
首先從周期的情況看,半導體產業是大周期牽扯小周期,大周期主要是創新周期,持續的時間可能大于一年。小周期叫供需變動帶來的周期。
半導體產業在這兩年經歷了一輪供需小周期,往明后年看,行業有望有一個很大的周期,對應的就是創新周期。
首先從小周期看,從22年的Q1到今年Q2,整個消費電子終端,包括手機、PC、智能家居,銷量持續下滑。上游晶圓廠的產能率也在下滑,全球增速都在回落,行業景氣周期處于下行周期。
但是在2023年,整個行業降價去庫存,手機PC服務器這種典型的消費終端需求在平穩回升,同時新的創新終端,比如AI云就是賦能,終端算力等各類硬件配置升級,拉動了終端客戶的需求。
整體上判斷下來,這一輪需求供給的周期,已經從底部開始反彈。在未來的24年,我們有望看到人工智能帶來大的創新周期。這兩年,首先整個半導體工藝在持續的演進。
終端的應用創新,比如智能汽車電動車,MR、AI的應用創新。AI的創新周期,帶來了設施的升級,服務器的升級。明年比如AI的升級,是會給產業帶來實質性的增量。
這幾年在國產化方向上,一些關鍵環節取得了一定突破。我舉兩個簡單的方向,一個是設備,雖然只是配套環節,但是從我的角度看,對于國內未來整個產業非常關鍵。如果我們沒有制造基礎,我們談芯片設計沒有意義,但現在說明了首先在發電設備方面,在國產市場產品線上在這兩年是在逐步完善的。
(關鍵字: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