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位于天易示范區的湖南斯瑞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斯瑞摩),只見整潔有序的廠房和端莊大氣的辦公樓,樓前是一片小小的桂花林,馬路旁邊是綠的草,紅的花。
在這花園般的工廠中,一條鎂廢料再生利用生產線正在加緊建設,不久后將投入運行。屆時,這里每年將吃掉鎂廢料3.6萬噸。
斯瑞摩董事長譚何易告訴筆者,近年來,隨著鎂及鎂合金在汽車、航空航天、計算機、通信等領域廣泛應用,鎂合金廢料也日益增多。據統計,每年全國含鎂廢棄料達50萬噸以上。但由于鎂性質活潑,回收再生利用有一定的難度,鎂廢料中進行資源化運用的僅占4%,大量的鎂廢料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也給環境造成負擔。如何使大量的鎂及鎂合金廢料得到精煉處理和回收,已成為業界一個重要課題。
斯瑞摩起初只是一個做脫硫劑的小廠。一個偶然的機會,譚何易得知烏克蘭國家鈦設計院研發了利用鎂廢料生產脫硫劑的生產工藝。他敏銳意識到,這是一個讓企業發展壯大并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絕佳機遇。在公司合作伙伴遼寧戴斯馬克公司的協助下,譚何易兩次奔赴烏克蘭,終于與烏克蘭鈦設計院達成了初步合作協議,并開始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研發。此后,斯瑞摩又與湖南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終于在2010年研發出當前國際先進的熔鎂造粒技術,開發出“用鎂廢棄料及鎂合金廢棄料生產涂層顆粒鎂”的生產工藝,成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利用鎂廢料生產涂層顆粒鎂合金脫硫劑的企業。目前,該技術已申報兩項發明專利。
譚何易告訴筆者,涂層顆粒鎂合金脫硫劑以鋼鐵行業為主要服務對象和目標市場,產品在脫硫過程中不堵槍、無噴濺、煙塵少,使脫硫現場環境得到很大改善,也有助于鋼鐵行業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如今,斯瑞摩在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道路上又邁開了大步。公司已建立了一個市級的鎂合金工程研究中心,并在天易示范區建設了新廠房,新建了鎂廢料再生利用生產線。“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鎂錠可達3萬噸。”譚何易告訴筆者。
根據有關資料,生產一噸純鎂錠需要白云石礦11.5噸,原煤8噸,硅鐵1.2噸。按年產量3萬噸計算,斯瑞摩每年可節約白云石礦34.5萬噸,節省原煤24萬噸、硅鐵3.6萬噸,節電4200萬千瓦時。更為重要的是,該項目的實施,也將大大提升我國含鎂廢棄料的綜合利用水平。
(關鍵字:鎂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