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太原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山西省進出口總值18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下降13.5%,進出口總值居全國第26位,增速居第27位。其中:出口95.2億元,增長4.8%,出口總值居全國第24位,增速居第10位;進口87.8億元,下降27.2%,進口總值居全國第25位,增速居第29位。貿易順差7.4億元,去年同期為貿易逆差。
按美元計價,1-3月份,山西省進出口總值30億美元,下降11.1%。其中:出口15.6億美元,增長7.7%;進口14.4億美元,下降25.2%。
3月,山西省進出口58.1億元,下降22.5%。其中:出口28.2億元,增長4.2%;進口29.9億元,下降37.5%。按美元計價,3月份山西省進出口9.5億美元,下降20.3%。其中:出口4.6億美元,增長7.1%;進口4.9億美元,下降35.8%。
由于世界各主要幣種間的匯率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中,以人民幣計價統計的同比增長速度和以美元計價的同比增幅會有所不同。
主要特點:
一是一般貿易出口增長較快,進口大幅下降,加工貿易進出口小幅回落,保稅倉庫進口貨物大幅下降。1季度,山西省一般貿易進出口106.2億元,下降13.4%,其中:出口47.4億元,增長16.6%;進口58.8億元,下降28.3%,一般貿易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總值的58.1%。一般貿易進口較去年減少23.8億元。加工貿易進出口65.4億元,下降7.3%,其中:出口46.1億元,下降4.7%;進口19.3億元,下降13.1%,加工貿易進出口占全省外貿總值的35.7%。同期,全省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進出口9.8億元,下降43.3%,其中進口9.5億元,下降41.9%。
二是對傳統市場進出口有所下降,對新興市場進出口增長較快。1季度,山西省進出口市場呈現更加多元化的趨勢,對傳統主要市場的進出口有所下降,對新興市場的進出口增長較快。其中:對歐盟進出口40.2億元,增長5.1%;對美國進出口18.1億元,下降11.8%;對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進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同期對東盟、金磚國家、墨西哥以及非洲國家和地區增幅都較大。
三是長治、晉中、運城和大同進出口增長較快。1季度,長治、晉中、運城和大同4市進出口實現增長,其余7市進出口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長治鐵礦砂進口和化肥出口大幅增長帶動全市進出口大幅增長,而晉中則受益于平遙煤化和新泰鋼鐵進出口的大幅增長,運城的焦炭和金屬鎂出口、銅及銅礦砂進口增長帶動運城整體外貿形勢好轉,大同外貿的增長點主要為醫藥品出口。
四是國有企業出口增長較快,民營企業出口小幅增長,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降幅較大。1季度,山西省國有企業進出口69.2億元,下降6%。其中:出口35.6億元,增長31.2%,進口33.7億元,下降27.6%;民營企業進出口62.9億元,下降11.1%。其中:出口26.1億元,增長2.9%,進口36.8億元,下降18.9%;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0.9億元,下降24.2%。其中:出口33.6億元,下降12.6%,進口17.3億元,下降39.8%。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分別占全省外貿總值的37.8%、34.3%和27.8%。
五是鋼材、焦炭、金屬鎂和醫藥品出口大幅增長,手機出口降幅較大。1季度,山西省機電產品出口43.3億元元,下降12.4%;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6.9億元,下降18.2%。其中手機出口191萬臺,下降15.8%,貨值23.5億元,下降19.9%。全省傳統出口產品中,鋼鐵等金屬及制品出口33.3億元,增長31.6%;化學工業品出口9.8億元,增長31.6%;礦產品出口7.6億元,增長20.3%。傳統出口產品重新成為全省外貿出口的主要增長點。
六是鐵礦砂進口大幅下滑,農產品進口大幅增長。1季度,山西省進口商品總值較去年同期減少32.9億元,下降27.2%,鐵礦砂、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鐵合金進口都有較大幅度下滑。其中鐵礦砂進口326萬噸,下降51.8%,貨值25.1億元,下降51.5%;機電產品進口25.8億元,下降14.3%;高新技術產品進口11億元,下降27.2%;鐵合金進口8.7萬噸,下降8.8%,貨值9.9億元,下降18.4%;同期,銅及銅礦砂進口7.2億元,增長47.5%。農產品進口4.3億,增長5.5倍。
(關鍵字:季度 山西 進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