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報道: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市場熱鬧非凡,經歷了多年熊市之后,大宗商品再度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
但是,集投資光環于一身的原油、黃金等商品龍頭,其實并非價格領跑者;相比之下,一些原本并不起眼的商品“小弟”表現更為搶眼——白銀走勢強于黃金、鋅漲幅遠超其他主要基本金屬,焦煤焦炭表現優于螺紋鐵礦。分析人士認為,在市場風云變幻之際,白銀、鋅、焦煤焦炭等商品都有上漲的獨門絕技。
真金不敵白銀
今年以來,貴金屬走勢風風火火。值得注意的是,貴金屬中“小弟”逆襲,白銀的光芒大大蓋過了黃金。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國際銀價自每盎司13.825美元起,累計上漲28%至17.715美元;同期國際金價僅從每盎司1061.8美元起上漲至1273美元,漲幅只有20%。
真金緣何敵不過白銀?對此,南華期貨貴金屬分析師薛娜表示,白銀價格較低,市場容量較黃金小,個人投資者參與較多,本身投機性就比黃金更強,通常價格波動也比黃金更大。另外,礦產白銀多數是鋅、鉛、銅礦伴生的,因此價格與鋅、鉛的走勢也有一定相關性。今年鋅、鉛等基本金屬表現非常強勢,是白銀漲幅較大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金銀相關性很高,經常表現為同漲同跌,只是幅度上有差別。”光大期貨分析師展大鵬也表示,不過白銀由于價值低,波動率要高于黃金,具體表現為當一波趨勢確立,白銀上漲或下跌的幅度都要大于黃金,今年也不例外。“我們可以把黃金當成貴金屬的價值,白銀當成貴金屬的價格,當價格偏離價值太遠,總會向價值回歸。”
今年2月份,金銀比價一度觸及83.8(即1盎司黃金可以買入83.8盎司白銀),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這驅使全球投資機構開始布局白銀多單。
對此,世元金行研究員龔文佳表示,就中長期來看,金銀價格比會在60—80區間內運行。特別是在美聯儲開啟一連串QE政策之后,金銀比價趨于穩定。此外,由于比價接近極值之時,市場跨品種套利投資商將采取套利方式對相關價格進行修正,因此金銀比價的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引著金銀價格的變化,對價格反轉時間節點上的判斷提供了參考。
“目前金銀比價大約72,較平均值偏高,不過金銀比價回歸的時間可能比較長,過程比較曲折。”薛娜表示。
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好轉,避險情緒有所回落,金銀均出現了下跌。在薛娜看來,未來要繼續關注美國經濟數據。美國經濟復蘇可能會持續,對金銀或仍有一定壓力,但11月初的美國大選以及12月的意大利憲法改革公投可能提升避險情緒,從而促使金銀上漲。預計未來金銀震蕩會下跌后上漲。
產能縮減助力“鋅”征程
相比之下,在基本金屬的大家族中,鋅的脫穎而出似乎是眾望所歸。今年以來,倫鋅累計上漲了41.42%,滬鋅漲幅也有35.18%。在業內人士看來,鋅價上漲主要是因為去年價格大幅下跌至成本線以下,導致部分礦產商減產,同時今年中國政府主導的去產能政策也是因素之一。
以嘉能可為例,數據顯示,嘉能可第二季度鋅精礦產量為249400噸,同比減少33.3%;上半年合計產量為506500噸,同比減少30.6%。
南華期貨分析師楊龍表示,今年以來基本金屬走勢更多由供給端主導。在國內外鋅礦緊缺格局預期下,鋅一直是期貨帶動現貨上漲。鋅礦緊缺預期在當前轉化為現實,國內鋅精礦庫存大幅減少,國內鋅錠產出最終有所下滑。
“鋅出現近7年最好基本面。”招商期貨分析師許紅萍表示,一方面,鋅礦和鋅錠供需缺口達到近7年最大,2017年仍將持續,為結構性短缺。另一方面,全球鋅礦及鋅錠庫存處于近幾年來低位,存量供應無法回應短缺。2012-2014年出現過連續的冶煉短缺,但是由于大量鋅錠庫存及冶煉庫存的存在,因此鋅價上漲均是以鋅礦或者鋅錠的拋售庫存而結束。目前隱性庫存及顯示庫存均不足2012年一半,而部分冶煉廠產量計劃是增長不變,但目前意外減產導致部分訂單超賣,需要市場采購完成,由供應變需求。因此存量供應低位也利于鋅價上漲。
“未來一段時間鋅價走勢高位寬幅震蕩,倫鋅可能難以突破2400美元/噸并持續上漲。但由于進口窗口還未顯著打開以及人民幣貶值壓力,內外比值或將回升。”楊龍說,鋅礦緊俏驅動的鋅價上漲步伐可能已基本反應完畢,還沒有傳導到鋅錠緊缺的地步。統計顯示,全球鋅錠庫存從7月開始并沒有出現顯著的下降態勢,國內鋅錠產出也未出現快速下滑態勢,而鋅價已運行到了刺激增加鋅礦產能的位置,因此預計鋅礦供給增加可能要早于傳導鋅錠緊缺擴大,在市場期限結構上滬鋅轉化為淺度逆向結構,倫鋅現貨貼水稍走闊。
許紅萍則表示,中期看漲不變。中期來看隨冶煉廠原料消費及冶煉廠減產發生,進口虧損環比下滑帶來鋅供應不足,整體庫存下降的情況下,鋅供應仍難得到補充可能性。在這種背景下鋅價將獲得持續上漲的基本面支撐和動力。建議中期買入持有不變,四季度前后買滬鋅拋倫鋅套利。
“雙焦”風華正茂
若論今年期市漲幅之最,無疑是焦炭和焦煤。作為具有中國特有的期貨品種,焦炭和焦煤今年表現出乎大多市場人士預期,年內累計漲幅分別高達137.82%和114.75%。
國信期貨煤焦鋼分析師施雨辰表示,焦煤和焦炭是近期表現最強的品種,這首先是由于相比鋼鐵行業而言,煤炭行業的去產能效果顯著。煤炭產量多數由大型央企國企貢獻,因此在執行去產能力度方面,要比多數為中小民營企業的鋼鐵行業更為容易。
數據顯示,2016年初,我國確定煤炭全年去產能任務為2.5億噸,截至9月底,已經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量的80%以上,不少省市已經完成了全年的煤炭去產能目標。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月,中國原煤產量同比大幅下降10.5%至24.6億噸。煤炭產量減少是推動煤價走強的最主要因素。
雖然近期發改委對先進產能放開生產,但這部分增加的產量主要是動力煤,主產地焦煤的產量增加很少,依然處于供應緊缺狀態,現貨焦炭和焦煤價格輪番上漲。
其次,運費的上漲也對煤炭價格起到了有力支撐。9月21日起,受到運輸新規影響,公路運費全面大漲,煤炭和焦炭的汽運費用上漲30%左右。尤其是焦炭的國內銷售主要是周邊區域銷售,因此受到汽運費用上漲的影響比煤炭更大。國慶節后,沿海市場船舶相對緊缺,“船少貨多”的現象促使煤炭海運費用也大幅上揚。10月中旬,太原、西安、鄭州等鐵路局均宣布運費每噸公里上調0.01元。公路水路鐵路運費全線上漲,推動煤炭價格不斷飆升。
第三,目前鋼鐵產量仍居高位,對焦炭和焦煤的需求堅挺。這也是阻礙現貨鋼價大幅上漲的原因。
不同月份合約之間的價格差異也值得關注。華泰期貨黑色產業鏈研究員尉俊毅指出,從供需格局來看,焦煤端的供不應求現象最為嚴重。冬季鋼廠及獨立焦化企業的補庫需求對焦煤價格形成較強支撐,因此焦煤1701合約走勢非常強。但由于房地產限購政策的實施導致房屋銷量下降,對明年的房屋新開工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加上供給側改革要求鋼鐵行業5年內去產能1.5億噸,長期煤焦需求將有所下滑,因此焦煤1705合約明顯低于1701合約,焦炭期貨的情況與焦煤大致相同。“對焦炭焦煤10月份走勢還是比較看好,因為近期需求良好,鋼廠不會輕易減產,11月后進入淡季,如果鋼廠減產幅度較大,那么焦炭焦煤可能小幅回調。”尉俊毅說。
施雨辰認為,近期焦炭和焦煤期貨大幅拉升,短期可能步入調整,但之后仍將震蕩上行。焦煤焦炭現貨產量依然偏低,供不應求,加上冬季傳統的煤炭需求旺季將來臨,動力煤價格將繼續上漲,而為了保障電煤的供應,鐵路資源也會向動力煤發運傾斜,焦煤運輸車皮將持續緊缺,現貨焦煤、焦炭后期將維持強勢。
從期現價差來看,天津港準一級冶金焦平倉價目前已經漲至1710元/噸,比焦炭1701合約大幅升水176元/噸,京唐港進口澳大利亞主焦煤超過1300元/噸,也高于期貨。持續貼水對期貨價格形成支撐。
相比而言,螺紋和鐵礦石的基本面就弱于焦炭和焦煤了。雖然9月底以來,成本提升導致鋼廠虧損增多,鋼鐵產量略有減少,但整體上鋼鐵產量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對鋼價的上行構成壓力。即將步入鋼鐵需求淡季,四季度也是國際礦山企業的發貨高峰季,中國9月進口鐵礦石數量創年內新高,預計后三個月也將維持在高位,現貨鋼礦后期易跌難漲,螺紋鐵礦石期貨的漲勢難以持久。
(關鍵字: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