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消息,10月19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發布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旨在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行業發展新空間,到2020年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邁入世界強國行列。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有色金屬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取得顯著進展,質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到“十三五”末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邁入制造強國行列。在技術創新、轉型升級、資源保障、綠色發展、兩化融合方面均提出相關目標。
在轉型升級方面,規劃提出,航空鋁材、電子材料、動力電池材料、高性能硬質合金等精深加工產品綜合保障能力超過70%,基本滿足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需求。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低效產能逐步退出,電解鋁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提升,國際產能合作取得明顯進展。
規劃還提出八大任務,包括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端材料、促進綠色可持續發展、提高資源供給能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積極拓展應用領域、深化國際合作。
在大力發展高端材料方面,規劃提出,以滿足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領域的關鍵基礎材料為 ,通過協同創新和智能制造,著力加工材料等,提升材料質量的均一性,降低成本,提高中高端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
圍繞大飛機、乘用車、高鐵、船舶、海洋工程等重大裝備高端制造領域,加快實施大規格鋁鋰合金鑄錠熔煉鑄造、高精薄板帶高速氣墊式連續熱處理系統、大卷重高精度寬幅鎂合金帶材制造、鈦合金型材擠壓加工與在線精整矯直、大規格鈦合金材、3D打印粉等生產線改造提升,到2020年,航空、乘用車及貨運列車用高性能輕合金材料,海洋工程及航空用鈦、鋁合金材等實現穩定供給,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
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集成電路、功能元器件等領域需求,利用先進可靠技術,加快發展大尺寸硅單晶拋光片、超大規格高純金屬靶材、高功率微波/激光器件用襯底及封裝材料、紅外探測及成像材料、真空電子材料等,實現新一代微電子光電子功能材料、智能傳感材料研發及產業化取得突破,提升高端有色金屬電子材料供給水平。
圍繞儲能與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大容量長壽命儲能電池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高性能銅箔和鋁箔,以及低成本高質量的電池級碳酸鋰、三元前驅體等。
圍繞高端裝備制造、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國家重大工程等領域需求,重點發展精密硬質合金及深加工制品、大尺寸鎢鉬板箔材、核級鋯鉿鈹材,加快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有效供給。
(關鍵字:工信部 金屬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