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uoi6"><tbody id="muoi6"></tbody></ul>
    <ul id="muoi6"></ul>
  • <kbd id="muoi6"></kbd>
    <ul id="muoi6"></ul>
    <ul id="muoi6"></ul>
    <strike id="muoi6"></strike>
  •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有色產業> 基本金屬> 每日聚焦

    降成本的關鍵在于政府讓利

    2016-1-6 8:38:04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作者:
    • 導讀: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電力成本、物流成本等作為2016年的重點工作。
    • 關鍵字:
    • 降成本 制造業 利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電力成本、物流成本等作為2016年的重點工作。要降低這些成本并非易事,需推進政府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能源改革、物流改革等改革。但最根本的,是政府要有讓利于民的決心。

    中國企業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在過去長時間的繁榮狀態里,市場增長產生的盈利覆蓋了不合理的成本。這導致了兩個后果,一個是企業在提高效率方面缺乏投入,僅憑市場增長就可以躺著賺錢,沒有遭遇市場下行周期的考驗;另一個是在企業“不喊疼”的條件下,政府增加各種制度成本(以及尋租)以及提高稅費沒有太高門檻,并且不斷累積。

    一旦經濟開始進入下行周期,粗放式發展的企業已經來不及通過技術與制度的改進提高效率,只能通過裁員或降低其他支出來應對。但是中國目前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人力成本不斷攀升,這降低了裁員帶來的成本壓縮空間。與此同時,在經濟下行周期當中,政府的財政收入也會受到影響,這個時候降低稅收以及取消各種不合理的收費的難度很大,經濟發展越是困難,地方政府收入壓力越大,幾乎沒有降低企業稅收與制度成本的空間。

    中國目前大規模的產能過剩與人工、融資成本過高同時存在,對企業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尤其是那些中小企業。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發布的《2015年企業負擔調查評價報告》顯示,79%的企業反映“人工成本快速攀升”,66%的企業反映“融資成本高”,此外,反映“稅費負擔重”、“招工難”的企業占比分別達到54%和43%。

    產能過剩的原因在于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后,中國政府實施了大規模的刺激方案,過多的貨幣供給以及過多的地產與基建項目形成了一個“泡沫”,當政府不得不收緊依靠債務維持增長的模式之后,“水落石出”的壓力驟然增大。上游行業的過剩首先暴露,比如鋼鐵、水泥、煤炭等。與此同時,中國制造業因為人工成本(工資支出以及社會保障成本提高)上升以及人民幣實際匯率大幅升值,國際競爭力大幅下降,這些產能轉入內銷行列,加速了制造業的過剩。

    正是這種幾乎全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壓力的局面,造成了經濟信用風險大幅提高,銀行業開始惜貸,民營企業不得不尋求民間融資,承受過高的融資成本。盡管央行開始下調利率,但對中小企業而言無濟于事,過高的信用風險以及過高的中介成本,導致融資成本越來越高,這已經與銀行利率無關了。

    要降低企業成本,首先要降人工成本,目前絕大部分企業“五險一金”的繳納比例都在工資總額的40%以上,要把這一部分降下來,減少企業壓力。至于社會保障支付壓力過大,那是歷史遺留問題,不應該全部靠就業者支撐,政府應該用國有資產劃撥和國有企業分紅支持社保,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因為國家的社保欠賬應該用國有資產來填補,必要時甚至應該減少行政成本來補貼社保基金。

    其次,要削減稅費。目前中國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達17%,一般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加上各種收費,企業的綜合稅費負擔較重。現在的問題是,為企業降低稅費的道理都懂,但政府至今并未采取減稅的政策,因為經濟下行時財政收支壓力也很大,現在政府面臨是苦自己還是苦企業的選擇。

    至于財務成本過高,主要是產能過剩背景下信用風險過高的體現,需要加快清理僵尸企業,去庫存、去產能,減少落后的供給。這些落后的過剩產能還干擾價格,沖擊整個行業的利潤率。當市場減少了供給,那些更有效率的企業才會活起來,信用風險才會下降,融資成本才會降低。

    我們會發現,真正為企業降低成本的措施,都需要政府付出。其中的關鍵在于,用國有資產填補社保欠賬以及清理國有企業中的僵尸企業。如果政府“舍不得”采取行動,那么,經濟下行的風險就會越高。因此,改革是與時間賽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關鍵字:降成本 制造業 利率)

    (責任編輯:01018)
    行情快報
    行情匯總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有色產業頻道: 基本金屬 | 小金屬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亚洲精品国产suv一区88| 亚洲蜜芽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视蜜桃|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多p对白交换绿帽|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际久久久久999波多野 | 日韩a级一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视频美在线精品视频| 日韩精品系列产品|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 日韩免费观看一区| 日韩插啊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免费观看|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精华液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51安|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动漫| 精品国产乱码一二三四区五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玩偶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