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傳統的“金九銀十”儼然不復存在,市場凜冬卻悄然而至。國慶節后,乙二醇從7510元/噸跌至7200-7300元/噸后,有近10天左右的時間圍繞在此區間震蕩,但實際上外圍環境與自身基本面在不斷變差,隨著交割期空頭補貨需求接近尾聲,乙二醇市場再難言支撐,近兩日大幅下跌,截止10月24日,華東市場延續上一交易日的跌勢繼續走低,收盤價格參考在6900-6910元/噸。
表現不盡人意的乙二醇,讓更多人加入看空行列,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議論下目前及未來乙二醇的走勢。
外圍環境利空市場氛圍
節后回來,國際原油及大宗商品走勢不斷大幅下滑,美股本周三低開低走,進入尾盤時恐慌性拋盤突襲市場,收盤更是再度暴跌,以PTA及乙二醇為首的化纖產業鏈在此背景下持續走弱,市場不斷積壓利空氛圍。
供應面表現充裕
華魯恒升與安徽中鹽紅四方共計80萬噸/年的煤制乙二醇裝置于國慶期間投產出料,目前開工負荷穩定提升中,新增產能為國產供應供需增量,10月份國內乙二醇產量預計將進一步提升至65萬噸附近。
近期主流庫區發貨量愈發回落,但得益于本周船貨到港量偏少,約在7萬噸附近,本周四庫存下降3.8萬噸至63.6萬噸。雖目前華東港口庫存數值處于中性水平,但月底華東船貨到港集中,下周約到25萬噸附近,港口庫存預計增加10萬噸至73萬噸附近,加之國內產量近月的大幅提升,在需求端呈惡化趨勢的情況下,供應面表現充裕。
終端產銷低迷聚酯庫存累積
談及需求面,作為目前乙二醇自身基本面較差的重要一環,我想是值得花費更多筆墨來描述的;w產業鏈利潤重新分配,使得聚酯產品利潤相對可觀,國慶節過后,部分聚酯工廠檢修及減產的裝置逐漸恢復重啟,織機開工率回升至78%,但這卻并不是好轉的開始。
從終端方面來看,美國對我國紡織品加征進口關稅及三季度原料的上漲,使得終端及貿易商都存在一定量的面料庫存,部分訂單提前生產,備受關注的“雙十一”訂單需求早已提前釋放,“圣誕”出口訂單生產也接近尾聲。
自8月PTA持續上漲,高價原料使得聚酯利潤萎縮后,由于成本傳導受阻,終端產銷不佳,聚酯庫存大幅上升,此后開始呈不斷累積趨勢。后續終端出口及內需新訂單表現一般,需求持續低迷,聚酯庫存壓力較大,預計將會繼續增加。如此一來,聚酯工廠開工恢復情況將會放緩,更甚至會迫于壓力降負,原本火爆的金九銀十如今格“涼”。
綜上所述,需求面表現偏弱、華東港口庫存預期增加及外圍環境欠佳等各方面利空如數座大山壓在乙二醇身上使它難以喘息,短期乙二醇市場或將繼續走弱尋求低位支撐,還需密切關注聚酯開工及終端產銷情況。
(關鍵字:乙二醇 壓力持續不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