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洛陽市高新區濱河路西邊盡頭的300多萬平米土地一片沉寂。在這片土地北面的一大片廠房,就是洛陽鉬業(603993)全資子公司洛陽鉬業集團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負責洛陽鉬業的鎢鉬系列產品的冶煉和深加工。
2011年,洛陽市政府將位于金屬材料公司旁邊的300多萬平米土地以1.26億元的價格拍賣給了洛陽鉬業,用于未來洛陽鉬業興建高性能硬質合金項目以及鎢合金材料深加工項目。
隨著今年開工在即,可是眼下洛陽鉬業不得不暫時放棄這兩個項目的建設,原因就是去年10月份公司上市時,計劃募集資金36.46億元,可實際上募集到的資金只有5.58億元,所募集資金根本無法滿足募投項目建設的需求。
然而,此次洛陽鉬業放棄的兩個募投項目,恰恰正是公司未來在鎢金屬產業鏈下游深加工環節的兩個重點項目,最近幾年來,鎢產品已經逐漸替代鉬產品,成為洛陽鉬業一個新盈利增長點,這兩個項目的中途夭折,使得洛陽鉬業未來的盈利預期大為改變。
鎢產品漸成盈利重心
早些年,鎢產品并不是洛陽鉬業的主營業務,從2000年的時候公司才開始研究在鉬尾礦利用當中提取出來的白鎢。
在洛陽鉬業的發展戰略當中,鉬產品仍舊是主體,鎢產品和貴金屬為兩翼,然而從2009年以來,公司在鎢產品上逐漸發力,該業務所占公司主營業務和利潤的比例越來越高。
公司已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09年的時候,鎢產品所占公司收入構成和利潤構成的比例分別只有6.02%和8.09%;而到了2012年這兩個比重已經提升到了16.27%和42.7%。
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鎢產品為洛陽鉬業貢獻了超過四成的利潤。
更為明顯的是,作為公司主體業務的鉬產品受到下游鋼鐵市場萎縮的影響,毛利率起伏不定;相對而言,鎢產品的利潤卻是在逐年走高。
由于是在尾礦中提取,沒有開采和粉磨等環節,節約了大量的成本,因此,洛陽鉬業在鎢產品上的利潤率要高出以鎢產品為主營業務的廈門鎢業(600549,股吧)和章源鎢業(002378,股吧)。
在整個鎢產品的產業鏈當中,利潤率最高的就是上游的鎢精礦開采和下游的鎢材、鎢鋼、鎢化工以及硬質合金。根據行業分析師的估算,鎢精礦的毛利率可以達到40%以上,下游的高性能硬質合金毛利率也在25%到40%之間,而處于產業鏈中端的APT(仲鎢酸銨)、碳化鎢和鎢粉等,幾乎都是微利。
2012年洛陽鉬業上市時,在36.46億元的募投項目當中,有28.58億元被用于高性能硬質合金項目以及鎢金屬制品和鎢合金材料深加工項目。這其中在硬質合金項目上,公司的投入最高,為18.77億元,而所建設的項目也將擺脫目前行業內普遍較為低端的硬質合金領域,進入一直被進口產品占據的高端硬質合金領域。
而各家券商分析師在公司上市時,也幾乎一致看好公司的鎢產品深加工,然而事與愿違,公司最終還是迫于募資不足,不得不砍掉這兩個項目。
現有業務盈利下滑
“兩個項目都位于產業鏈的下游,終止這兩個項目不會對公司現有經營產生影響。”洛陽鉬業認為。
然而事實上,一旦砍掉這兩個能夠在未來給公司帶來業績增長的募投項目,僅憑公司現有業務,洛陽鉬業的業績很難出現樂觀的預期。
“公司的鉬產品基本沒有看點。”上海一家券商金屬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現在主營的鉬鐵產品市場價格處于一個歷史的低位,雖然說今年年初的時候出現過一波反彈行情,但是幅度不大。
事實上,由于去年國內鉬鐵的價格滑落到10萬元/噸的歷史低位,已經逼近很多鉬礦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導致洛陽鉬業去年三季度上市的時候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由于公司主營的鉬鐵價格下跌,洛陽鉬業去年盡管在凈利潤上只下滑了6.07%,但是如果刨除所得稅率降低等因素影響,公司去年主營業務的利潤實際降幅達到了31%。
而導致公司去年主營業績下降的因素當中,除了鉬精礦、鉬鐵等產品的產量下降之外,更重要的是鉬產品的利潤率下滑,2012年,公司的鉬相關產品和貴金屬產品的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唯一例外的鎢產品,利潤率的增幅也只有2個百分點。
由于下游市場需求減少,讓過分依賴于下游市場的洛陽鉬業不得不面臨減產的窘境。根據公司的預測,2013年公司的鉬精礦產量將從上一年度的3.25萬噸下降到2.92萬噸,而此前一直大幅增長的鎢精礦,今年的產量也只能微增160噸左右。
對于公司未來是否會繼續啟動兩個終止的募投項目,洛陽鉬業并沒有給出回應。
而從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資產負債率只有21.45%,2012年末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還有27億元,同時,公司在今年1月份剛剛拿出15億元現金用于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因此公司資金并不緊張。
“預計公司未來可能會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繼續募集資金。”東興證券有色行業分析師林陽此前在報告當中分析認為。
(關鍵字:洛陽鉬業 硬質合金 深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