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聯合舉辦的“2018-2019中國經濟年會”在京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寧吉喆在主旨發言中表示,2018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全年6.5%左右的GDP增長預期目標預計能夠較好實現。
在回顧今年我國經濟發展形勢時,寧吉喆說,四大宏觀調控目標可以較好地實現,一是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7%,GDP的名義增長是在9%以上。二是就業增加。1—11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已接近13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4.8%,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是4.7%,年初提出的實現5.5%以下的預期目標應該沒有懸念。三是價格平穩。1—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全年實現CPI增幅3%左右的預期目標,也沒有問題。同時,1—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增長3.8%,漲幅是逐漸下降的。近來70個大中城市房價趨于穩定。四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基本穩定,國家外匯儲備基本穩定,始終在3萬億美元以上。
關于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時,寧吉喆在六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第一,要正確認識形勢,明確目標任務。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而且有了新的內涵,這是關于形勢很重要的判斷。國內經濟形勢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同時穩中有變,變中也有進,要正確認識形勢,發揮好戰略機遇期的作用。
第二,要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做到“五個堅持”。
第三,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進一步做好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要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系,調結構與穩總量的關系,促改革與推發展的關系,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把工作做得更加扎實。
第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著力激發微觀主體的活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了宏觀政策取向,宏觀政策要強化逆周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適時預調微調,搞好區間調控、定向調控、精準調控,穩定總需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規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提高直接融資的力度,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結構性政策,要強化體制機制建設,堅持向改革要動力,深化國資國企、財政金融、土地、市場準入、社會管理等領域改革,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性。
第五,創造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鼓勵中小企業加快成長,社會政策要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確保群眾基本生活底線,寓管理于服務之中。
第六,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明年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要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中國經濟年會”在每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后第一時間召開,全面深度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本次中國經濟年會主題為“深化新時代改革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中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銀保監會、國經中心、新華社等部門領導,以及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著名智庫負責人等齊聚年會,展望2019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及中國經濟走向。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提供大量重要信息。
(關鍵字:GDP 增長 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