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8月27日),美的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美的電器發布公告稱,接到控股股東美的集團有限公司的通知,正在籌劃與美的電器相關的重大事項,自8月27日開市起停牌。美的集團高級副總裁黃曉明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停牌的確因重大重組事項,但目前不方便透露具體內容。
在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卸任美的集團董事長的同時,美的集團也在整體架構上做出重大調整。據黃曉明透露,美的集團將撤銷現有二級產業集團,實現扁平化管理。
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分析稱,這些都將為美的集團整體上市做準備。
集團整體上市是大勢所趨
“從長遠來說,美的集團上市是一個趨勢。”梁振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作為職業經理人的方洪波接任美的集團董事長之后,像美的這么大的公司,身為大股東的何享健家族如果想對職業經理人進行有效監管,唯一的做法就是讓美的集團整體上市,這樣才能引入戰略投資股東,進行規范化和透明化管理。如果大股東整天盯著公司,又讓別人做董事長,那么何享健退出美的集團就沒有太大意義。
其實,從去年開始,美的集團已經在為整體上市做布局了。
去年10月,美的電器發布公告稱,美的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美的集團部分股權分別轉讓給天津的兩家創投公司,但仍保持對美的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地位。有分析認為,美的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此番目的,是為優化股權結構,謀求美的集團整體上市。
今年7月,美的電器又拋出3年股東回報計劃。根據該計劃方案,美的電器未來3年,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10%,如公司無重大投資計劃或重大現金支出等事項發生,公司將合理適當地提高現金分紅比例。
上述計劃隨即引來猜想,當時有分析認為,較高比例的分紅是大股東有意將資產盈余變現,以求在整體上市后,用變現資金保持自己的控股權地位。
如今,美的集團再次進行多項調整。何享健從美的集團董事長職位上退下來后,美的集團下屬二級集團的幾位負責人都走上了美的集團的重要崗位。
除了人事調整外,據黃曉明透露,美的集團還撤銷了二級產業集團,由總部直接對下面的產品事業部進行管理。據了解,目前美的集團旗下共有四個二級產業集團,分別是制冷集團、日電集團、機電集團和房產集團。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美的正在強化“整體”概念。黃曉明也向記者承認,美的確實強調“整體作戰”。
顯然,撤銷二級產業集團,突出整體,跟整體上市的步伐是一致的,“這次的事情是美的整體上市的一個先兆。”梁振鵬說。
何享健不再直接參與經營管理
除了創始人和職業經理人的特殊關系,要求美的集團必須以整體上市的方式協調雙方利益外,洪仕斌看來,在家電行業整體不景氣的背景下,強化“整體”概念,有利于美的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在二級產業集團的架構下,各集團單兵作戰,意在把產品做深、做細,但是現在需要抱成一團,以‘大航母’的形式整體作戰,這樣才能夠更從容地應對外圍的環境。”洪仕斌說。
而另外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行業證券分析師則表示,從更高層面看,美的集團今后在國際上要同日本、韓國等國際巨頭企業直面競爭,整體上市后,美的能夠以更大的“塊頭”迎接對手的挑戰。
作為“白色家電全能者”,美的集團從1980年正式進入家電業,每10年就迎來一次跨越,1990年其銷售收入就首次突破億元大關,2000年則實現“百億”跨越。2010年,美的舉行總部大樓落成慶典,宣布當年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大關。
當時的慶典上,何享健稱集團將圍繞“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發展主題,繼續探索發展方式的轉變,在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元,進入世界500強,成為受人尊重和信賴的、具備全球競爭能力的“友愛型”企業集團。2011年,美的集團整體銷售收入攀升至1400億元。同比增長21%,其中外銷銷售收入達6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19%。預計2012年美的集團整體銷售收入將達到1500億元。
按照這種發展趨勢,美的集團2000億元銷售目標將有望提前達到。
記者也留意到,何享健的兒子何劍鋒在此次調整中成為美的集團董事,他原來是盈峰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浙江上風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不會擔任行政職位。”黃曉明表示,何劍鋒只是作為何氏家族代表列席美的集團董事會,不參與日常經營管理。
根據消息,何享健將繼續擔任美的集團的控股股東美的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個人并不退休,只是更多采取分權管理和授權經營。
黃曉明說,何享健已經明確表示過,將不再直接參與美的集團的經營和管理,會從更高的戰略層面來關心支持美的集團的發展。
(關鍵詞:美的 重大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