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外需不振情況下,如何進一步拓展內需市場,對廣東能否實現穩增長至關重要。其中,流通渠道的打造是拓內需的重要突破口。
昨日,廣東省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12年“廣貨網上行”活動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按照方案,8月30日至12月31日,廣東省將組織十家第三方電商平臺、百家網上商城、千家廣貨網店和“萬家工商企業”(下稱“十百千萬工程”)參加,以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消費類電子和智能家電產品、傳統老字號和名優特產品及適合網上銷售的產品為核心,集中進行為期4個月的“廣貨網上行”系列促銷活動。
近年來,廣東的互聯網網民總數和網絡購物交易額都排全國第一。去年廣東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占全國的18.7%,網絡購物交易額占全國的七分之一,但電子商務發展本身仍未盡如人意。
數據顯示,在2011年全國B2C在線零售商銷售前十名的企業中,廣東只有騰訊QQ商城上榜,位列第五,但其銷售額還不到“天貓”商城的6%,不及美國亞馬遜的2%。近期以來聲名鵲起的唯品會也只排在了第十三名。
這其中,過去以來廣東一直重生產、輕流通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廣東省經信委巡視員戚真理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以往廣東企業很注重生產,企業的精力都放在實體經濟上了,很難將注意力放到互聯網上。“再加上電子商務是個燒錢的活兒,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這個資本實力。”
為了拓展內需渠道,近期以來,廣東省對電子商務發展相當重視。廣東省高層多次調研、開會,并指出要力推廣東企業、廣東商品、廣式服務更多地“上網觸電”,在互聯網上再造粵商傳奇。而“廣貨網上行”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工作。廣東省財政已安排5個億專門支持電子商務發展,扶優、扶強、扶龍頭,支持成長性強的電子商務企業做強。
與各大電商獨自作戰的方式不同,此次的“廣貨網上行”是在廣東省政府的引導和組織下進行的電商集體行動。目前已有1000多家企業報名參與。廣東省將通過“以銷定獎、以獎代補”形式,在對電商平臺、網上商城銷售評價考核的基礎上,把對工商企業的上網費用或者會員費的補助直接撥付給電商企業。
今年7月,廣東省工商局正式出臺《關于鼓勵支持我省網絡商品及有關服務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開網店創業。《意見》明確自然人在網絡交易平臺上開辦網店,經營項目不涉及前置審批的,只需通過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實名制審查,不強制要求辦理工商登記注冊。
(關鍵詞:外需不振 內需市場 廣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