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首制175,000立方米Mark III Flex薄膜型LNG運輸船氣體試航凱旋。該型船是江南造船順應國際最新的LNG船設計理念、自主研發設計的17.5萬立方米Mark III Flex薄膜型LNG運輸船(“LNG JUMBO”),滿足目前最新的規范規則,具有主流、可靠、節能、環保等特點,綜合經濟性能指標達到了國際主流LNG船的先進水平。
本次氣體試航(簡稱“氣試”)分為四個階段,碼頭→海上→岸站→海上,各試驗項目均按計劃順利完成,各項性能指標優異,為后續系列船建造調試和“3合1”試航打下堅實基礎。
氣試前,項目團隊汲取江南建造的79800立方中型LNG船氣試成功經驗,并得益于集團專家組大力支持,持續優化整體LNG加注、設備調試、試航驗證等方案,經過4次大范圍交流及10余次小范圍討論,最終形成了300多頁的氣試工藝及20余份備用預案,每一步驟均繪制詳盡的試驗流程圖、編制作業指導書及注意事項、試驗記錄表格等;同時對試驗內容、人員站位等分主線、支線進行分解,形成50余頁的詳細操作手冊,項目團隊/研究院組織技術總監牽頭、各專業所專人負責人協同,進行技術方案和安全方案評審和交底,懷敬畏之心,行全備之事,為整個氣試順利進行奠定堅實基礎。
氣試階段,以靈活高效、協同集約為目標,項目組采取LNG加注和低溫設備調試并行開展,主線支線角色(加注與調試)適時調整切換。針對貨艙艙壓等關鍵控制點,全流程全階段專人專項監控調整。
為縮短整體試驗周期,項目組根據優化的氣試方案,從貨艙干燥開始,歷時4天完成貨艙干燥、冷管、惰化、驅氣、冷艙等,同時將壓縮機、GCU、發電機等關鍵低溫設備調試前移,與冷艙、加注同步開展。從加注1號艙開始,僅用4天時間,基本完成了LD和HD壓縮機及部分附屬設備、發電機、GCU及1艙低溫泵的調試報驗工作,并創新性的完成碼頭主機轉氣調試,確保按期出航。
項目組針對主機加軸發的燃氣模式試驗進行分析,研究院、總裝調試及服務商密切交流,船上會議與船東提前交底,順利完成主機燃氣模式相關試驗。
本次岸站試驗窗口期僅36個小時,這對大型LNG船的首制船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項目組嚴陣以待,提前分析決策,對整個岸站試驗過程進行系統分解,對串聯并聯工程合理安排,制定36小時詳細計劃,過程中對4個轉換點進行嚴格把控,對燃氣泵、強制汽化器、應急泵等關鍵設備進行重點攻關,不眠不休奮戰36小時,完成了3個艙低溫泵和強制汽化器等重要設備的調試報驗工作,其中設備調試僅用20小時的記錄。
保證3艙燃氣泵持續運轉,同時完成LD壓縮機和強制汽化器的GMS試驗也是一個挑戰。調試及研究院相關人員各司其職,通過主機第一時間轉氣為調試創造良好條件,經過一個上午緊鑼密鼓的工作完成了試驗,消除全部試驗風險。
本項目氣體試航的圓滿成功得益于項目組完善的預案和縝密的前期計劃、各部門的晝夜兼程和緊密配合船和東船檢的大力配合;項目團隊累積了大型LNG運輸船的氣試經驗,整體能力取得了質的提升,極大地增強了項目組信心!
首制船建造過程中,江南造船憑借豐富的全譜系液化氣船研制經驗,結合薄膜型LNG船技術特點,項目設計建造團隊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創新和管理提升,包括貨艙環段工法、低應力建造、巨型總段調姿保形、圍護系統精益生產和一體化機器人研制和應用、上建功能模塊、集約化調試和工程實驗冊應用、創新優化的氣試方案等多個方面;首制船開工到出塢17個月,出塢2個月后進行常規試航、3個月后進行氣體試航,為江南造船趕超LNG船建造行業一流水平打下了基礎。
按照LNG運輸項目的慣例,考慮到初投資、交付期、質量、運營安全等因素,LNG實船交付業績是船東選擇下單船廠的關鍵考量項和準入門檻。作為江南造船大型薄膜式LNG首制船,全球油氣公司、船東、中間商和業內同行等對此高度關注。首制船能否按期高質量按期交付,不僅直接影響系列船建造進程,更直接關系到江南造船在國際航運界的口碑和聲譽。
本次氣試的成功完成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為年內提前交付夯實基礎,更為LNG船舶設計建造領域“中國制造”又添一家生力軍!
(關鍵字: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