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常會再次對房地產發展方向作出指示。
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2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關于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的匯報。
會議指出,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去年以來,各地因城施策優化房地產調控,落實保交樓、降低房貸利率等一系列舉措,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同時,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抓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進一步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系統謀劃相關支持政策,有效激發潛在需求,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要適應新型城鎮化發展趨勢和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變化,加快完善“市場+保障”的住房供應體系,改革商品房相關基礎性制度,著力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國常會對房地產政策有兩個重要指示,一是方向性,方向是“優化”,意味著二季度政策會進一步寬松。二是系統性,即要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分析師指出,國常會提到“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這句話的含義非常清晰,即接下來各地會繼續優化房地產政策,這也意味著二季度各地將再次迎來房地產政策放松潮。
對于本次國常會繼續強調房地產重要性的原因,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穩樓市對于穩定宏觀經濟至關重要,但目前來看,已實施的紓困政策效應不足,市場預期未見明顯好轉。
去年四季度以來,包括一線城市在內的熱點城市紛紛松綁限購、降低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降低普通住房標準。春節后,LPR又降低25個基點,也是歷史上的最大降幅。
但前2月市場繼續大幅度下行,2月份個人房貸新增額再次負增長。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下降32.7%;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4.8%;全國均價9653元/平方米,去年以來首次跌破1萬元,同比下降11.4%。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認為,今年我國GDP增長目標設定在5%左右,房地產銷售好轉、房價止跌企穩,對于今年穩定市場預期至關重要。房地產行業平穩運行,將為實現5%左右GDP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本次會議繼續強調要“有效激發潛在需求”,接下來各地需求端支持政策有望加速跟進。
“從政策趨勢上看,一線城市或繼續優化限購政策,二線城市有望全面取消限制性政策,核心城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降低交易稅費等政策依然具備空間。”陳文靜認為。
其進一步表示,針對多樣化改善性需求的政策支持力度也有望繼續加大,例如北上深等核心城市可放松大戶型住房限購政策。此外,更多城市還可通過降低多孩家庭和老年家庭購房門檻,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和增加公積金貸款次數等方式支持改善型需求。
此外,本次會議再次提及“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這意味著2024年“保交樓”仍是各地重點任務。
分析人士表示,“保交樓”工作不斷落實,帶動2023年全國房屋竣工面積同比增長17%,一定程度穩定了市場預期,維護了購房人合法權益,預計今年“保交樓”資金和配套舉措將進一步完善。只有項目交付有保障,購房者購買期房的意愿才有望得到修復。
與此同時,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加快建立,也將進一步保障更多項目順利交付。據住建部公布的數據,截至3月9日,全國31個省312個城市已經建立了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涉及項目超過6000個,其中82%是民營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項目。截至2月底,已經通過商業銀行審批的貸款超過2000億。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作為促進房地產穩定發展的重要抓手,預計相關配套舉措將不斷落地、落實,房企特別是部分民營房企現金流有望得到改善,這對市場的積極影響將進一步顯現。”陳文靜稱。
(關鍵字: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