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消息顯示,受到經濟發展減緩的影響,國內86戶鋼廠中,虧損企業達到26家,2012年上市鋼企財報顯示,鞍鋼虧損超過42億元,馬鋼虧損接近39億元。
整個鋼鐵行業的不景氣并沒有擾亂國內最大的鐵礦石和鋼材貿易商五礦集團籌備鋼材電子交易平臺的步伐。
“2013年下半年,五礦的交易平臺就要推出,現在正在制定交易品種的標準。”日前,五礦集團總裁周中樞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這也是央企第一次出手做第三方鋼材交易平臺。
五礦出手
早在2012年5月五礦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五礦發展就發布公告稱,擬以5000萬元獨資設立五礦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五礦發展電子商務業務的融資、投資、管理及運營平臺。
目前國內共有5個被正式確認的交易平臺,其中兩個分屬于寶鋼和武鋼,只做這兩家鋼廠自己產品的貿易。
另外三家電子交易平臺來自于地方企業和民營企業。國內正處于缺少大型的、全國性的電子交易平臺時期。
“由于缺少權威的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現在鋼材的流通性依舊不足,鋼廠只能通過貿易商做一些銷售,這提高了鋼材的物流成本。”行業專家馬忠普認為,“中國的鋼材物流成本是發達國家的2倍。”
“比發達國家高出的物流成本完全可以通過電子交易平臺解決。”周中樞表示,“五礦有全國分布最廣的庫房,也就是交割地點,因此可以調動全國的交易資源。”周中樞認為,做現貨交易,交割地點一定要分布廣泛,甚至在全國都可以交割。
五礦和中冶成立之初是冶金部指定的做鋼材貿易的企業,目前是國內最大鋼材和鐵礦石貿易央企。
據了解,打造該電子商務平臺,需要投資近5000萬元。
“我們現在需要政府和協會的支持。”周中樞表示,“現在商務部已經明確對我們的平臺給予支持。”
目前,國內交易平臺中,普遍采納的品種是建筑用螺紋鋼和板材等。
“拋棄”中間商
鋼材的電子交易平臺有一個最直接的作用,“就是鋼材交易的透明化,不僅僅是價格透明,數量也是透明的,這就杜絕了去年出現鋼材貿易商跑路的現象。”周中樞表示。
通常電子交易平臺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讓買賣雙方跨過中間的貿易商,直接進行接觸和交易。
2011年年底,南京宇揚集團老板楊軍攜多家銀行的逾億元貸款人間蒸發。2011年,同樣有類似的鋼貿老板自殺的事件發生。2012年4月末,南京下關一位鋼貿女老板自殺身亡,并留下了上千萬元的債務。與其關聯的擔保公司及債權人同樣陷入了困境。
“目前鋼貿商的資金流動方式和貸款方式是早晚要出風險的。”國內一家鋼鐵貿易平臺的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
該人士表示,鋼材貿易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大量的資金來自于銀行貸款,“鋼貿商通常采取質押貸款的方式。”
“比如,一個鋼貿商在倉庫里有5000噸鋼材,他可以把這5000噸作為質押物,向工商銀行貸款。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看到確實有5000噸鋼材,就會將貸款批復。隨后,鋼貿商還拿著5000噸鋼材去建設銀行、招商銀行如法炮制,獲得貸款。”
“最終,錢還不上了,鋼貿商只能跑路。”上述人士表示。據了解,鋼貿商在進行貸款時,需要找到一家鋼廠進行擔保,很多大型鋼廠都會為與之聯系的鋼貿商進行貸款擔保。
“這種模式,讓貿易商跑路的現象屢見不鮮,讓每個鋼廠都受到了連累,無一幸免。” 周中樞甚至透露,“我要做的就是讓交易透明化。”
利益爭奪
五礦作為最大的貿易商,一直由五礦商會為貿易商的利益代言,但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一直為鋼廠利益代言。在幾年前的鐵礦石價格高漲時期,中鋼協一直認為是貿易商推漲了價格,并做亂了市場。五礦商會也曾指出,鋼廠也在倒賣礦石。
周中樞承認,自己一直在力求獲得鋼協的認可和支持,至于“支持”內容,周中樞表示是“政策和資金上的鼓勵”。其實,最重要的是,鋼協能夠號召其會員參與交易。
此前,鋼協認可了包括武鋼和寶鋼在內的5個電子交易平臺,實際上影響了貿易商的傳統利益。
貿易商與鋼廠合作早有淵源。由于上個世紀90年代,鋼廠的產品一律由當地的物資局負責銷售,進行市場化改革后,鋼廠一下子被拋向市場,當時為了拓展銷售渠道,大型鋼鐵企業開始采用私營貿易商進行銷售。
上海貿易商受到電子交易平臺透明化的沖擊較大,因為買賣雙方可以直接進行交易。“上海有20%的貿易商,已經放棄鋼貿了。”行業專家馬忠普表示。而五礦電子交易平臺一旦成立,將輻射全國。
(關鍵字:五礦 鋼材 電子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