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鋼京唐公司能源與環境部積極探索上網售電新模式,與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成功達成300兆瓦發電機組統購統銷協議,成為華北地區首家在企業自備電站創建電力營銷業務試點單位。自3月份試運行以來,5個月自發電上網銷售創效3406.87萬元。
鋼鐵企業生產過程中高爐、轉爐、焦爐等產生煤氣副產品,首鋼京唐公司依據發展循環經濟示范的建廠目標,建設了兩套300兆瓦燃煤—煤氣混燒供熱發電機組等余能發電設施,技術裝備先進,工藝技術領先,可將企業富余的煤氣摻燒發電,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783兆瓦,自發電滿足企業用電需求。以往京唐公司300兆瓦發電機組富余發電量實行“自發自用、無償上網”的原則,不僅限制自發電能力優勢的發揮,也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僅2011年外送電量6100萬千瓦時,給公司生產經營帶來一定損失。
面對嚴峻的市場形勢,如何突破行業限制,最大限度發揮自發電能力優勢,降低企業噸鋼能源消耗成本,成為京唐能源與環境部職工共同關注的話題。2011年以來,該部門多方研究,明確了自發電由無償變有償的降本增效目標。對此,他們成立了工作組,與電網公司、物價部門,就自發電有償上網事宜進行協商,全力推進統購統銷業務進程。為爭得政府部門及電網公司的理解和支持,工作組連續多次派專人往返于河北省物價局、唐山市物價局、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進行溝通協商,詳細了解電力行業及政府物價部門的政策法規,并制定詳實的工作方案,力促加快實現自發電有償上網業務。
在開展外圍工作的同時,能源與環境部還組織專業技術力量,提前研究統購統銷模式下自發電機組的運行方式,將提高自供電率水平與外送電量相結合,以供用電成本最優為原則,利用能源運行中心采集到的各種電力數據,自主研發“基于用電成本最優的發電機組負荷控制”數學模型,計算出每天機組最優的發電負荷曲線,并在日常生產中進行實踐運用,全天按96個負荷點控制,取得良好的效果。平均自供電率水平控制在94%-95%之間,外送電量控制在50-60萬千瓦時,用電高峰時段自供電率水平可達99%以上,外購電峰平谷各時段比例由最初1:1:1,調整到1:2:15,外購電成本降低約0.12元/千瓦時。
經過長達一年的努力,能源與環境部最終成功與華北電網有限公司、唐山供電公司,就兩套300兆瓦機組統購統銷業務達成共識,并簽訂購售電協議,開創300兆瓦機組統購統銷的電力交易新局面。按統購統銷上網銷售的模式,他們又結合燃煤價格和發電成本,形成了煤價、300兆瓦發電成本、自供電率、外銷電量的聯動機制,進一步增大上網售電量,預計年可創收6000余萬元,在行業內探索出一條“高自供電水平下電力生產組織新模式”的創新道路。
(關鍵詞:首鋼京唐 發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