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對目前鋼鐵行業面臨的復雜多變形勢作何評價?
沈文榮:近年來,由于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鋼鐵行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不容樂觀,全行業進入微利時代是不爭的事實,鋼鐵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和挑戰,估計3年~5年內不會有明顯改觀。
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鋼鐵行業運行形勢呈現“三高一低一震”的新特點。“三高”即產能高,日產鋼量達213萬噸,鋼廠庫存高,鋼材社會庫存高,均超歷史同期最高點;“一低”即港口進口礦粉庫存低;“一震”即鋼材價格低位震蕩。但在這樣的形勢下,許多企業仍然開足馬力生產。
今年鋼材市場將在震蕩中運行,呈現“前高后低”的運行態勢,5月份、6月份鋼材價格存在微調空間,但回升到年初每噸4000元的高位不大可能。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7%~8%。目前,全國鋼鐵產能已達9.7億噸,而社會需求量約為7億噸~8億噸。中國工業化和城鎮化尚未全面完成,鋼材社會需求還有空間,但今年不會明顯增長。
對于中國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們應該辯證地分析看待。去年,中國鋼材消耗量達到7億多噸,占世界鋼鐵總量的45%,說明國內還有市場需求。企業為什么會虧損,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錯綜復雜的。能不能做到少虧損一點,是企業自己的事,不能怨天尤人。
記者:鋼鐵行業應對市場挑戰需要哪些外部條件或政策支持?
沈文榮:鋼鐵行業的當務之急是調控產能,減少社會庫存,維持保本微利的鋼材價格。
淘汰落后、壓降產能這個問題已經講了好多年了,但問題始終存在。我認為,在目前開工生產虧損、停爐也虧損的情況下,只有當停產虧損的嚴重程度小于開工生產時,鋼鐵企業才會自發減產。但是,大家都不減產怎么消化庫存呢?要解決限產壓庫問題,企業要做好自己的功課,要算好“開”、“停”之間的效益賬。當然,政府部門出臺政策對于鋼鐵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鋼材市場處于低迷期,應該說是鋼鐵行業最好的整合期,但靠行政命令要求10%的鋼鐵企業關門顯然難以實現,主要原因是缺乏退出機制和配套政策。歐洲國家,例如德國等都有明確政策,有企業轉行置換以及職工轉業安置的一系列優惠政策。而中國鋼鐵企業實施收購重組,根據市場需要來淘汰落后產能等,都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還面臨增加虧損的風險。因此,建議政府在財政補貼等政策方面研究出臺切實可行的配套政策。此外,對于鋼鐵企業“準入條件”中是否設置“規模以上”等門檻值問題,應進行深入探討,避免產生誤導,導致鋼鐵企業進一步擴大產能。對于盲目新建和重復建設的鋼鐵項目,有關部門必須嚴格把關、堅決制止。
記者:鋼鐵行業微利時代,沙鋼有哪些新的發展思路?
沈文榮:近年來,鋼鐵行業面臨的困難和壓力是前所未有的,生產規模上升的空間沒有了,企業發展的思維方法必須隨之徹底調整。從3年前開始,沙鋼在制定新一輪五年規劃時,就明確提出企業發展思路要實行“三個轉變”,一是從社會需求前30年的“短缺經濟”向適應“過剩經濟”轉變,二是從過去相對“粗放型”向“精細型”轉變,三是從單純的鋼鐵主業向以鋼鐵為基礎關聯度大的其他行業轉變。這就是說,在新的市場形勢下要想謀求新的發展,就得對過去規模發展的路子持自我“否定”的態度。
但是,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鋼鐵是本行業的平臺,也是鋼鐵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舞臺,假如放棄鋼鐵主業,就是舍本求末。沙鋼的總體思路是“圍繞鋼鐵,做精做強”,延伸產業鏈,建設配套企業,實現多元化經營,加快轉型升級,才能夠走向未來。
記者:沙鋼轉變發展思路有哪些具體路徑?
沈文榮:第一,要確立企業發展戰略目標,堅定不移做強做精鋼鐵主業,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要以世界優秀鋼鐵企業作為學習標桿,繼續開展“外學浦項,內學寶鋼”,從優秀企業身上看到自己的差距,要學習浦項等企業科學管理和科技創新的成功經驗,包括為鋼鐵主業服務的配套企業如何穩定運行、存量資產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實現充分利用和保值增值、人均產鋼量等指標如何創造世界第一等好的做法,使沙鋼的管理水平和指標水平進一步提升,不斷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強企業應對市場變化的內生動力。
第二,圍繞鋼鐵主業,充分發揮沙鋼企業品牌、區位物流以及周邊造船、機械工業發達等獨特優勢,建設好鋼鐵大物流。玖隆鋼鐵物流園是沙鋼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一期工程投入100多億元,主要建設商務交易中心、200萬噸倉儲中心、300萬噸/年剪切加工預處理中心、3000萬噸/年水陸聯運配送中心以及電子商務、產品會展、金融服務、生活服務等項目。目前累計入駐企業900多家,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425億元,今年目標要達到500億元~600億元。以后還要實施玖隆鋼鐵物流園二期工程,規劃目標是經過5年~10年的發展,使鋼鐵物流的年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
第三,進一步拓展資金回報率超過鋼鐵業的非鋼產業領域,探索資本經營。沙鋼規劃100多億元投資規模,用于與四家銀行、有關證券公司、鋼材等期貨市場以及其它公司等進行資金運作,力爭3年后非鋼產業收益占全公司30%左右。
同時,會議授予117個集體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李斌式模范班組稱號,其中有35個冶金企業集體;授予鞍鋼股份有限公司煉焦總廠李晏家創新工作室、首鋼集團總公司衛建平工作室、武漢平煤武鋼聯合焦化有限責任公司龔九宏工作室、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脫子林維修電工創新工作室等10個集體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系統模范創新工作室稱號;命名95個集體全國機械冶金建材系統創新工作室,其中有24個冶金企業集體。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面臨嚴峻的市場形勢,迫切需要通過創新驅動發展。企業要增強其創新能力,調動廣大職工的創新積極性是一個重要方面。“在大型現代企業里,靠單槍匹馬,作用和力量都很有限。只有引導大家一起投入到崗位創新活動中來,凝聚集體的智慧,才能威力無比。”孔利明在經驗交流時說。河北鋼鐵集團邯鋼公司工會主席尤善曉也認為:“職工是企業的活力之源,職工創新是推動企業戰勝危機的強大力量。”
近年來,一大批職工創新工作室在鋼鐵企業成長起來。職工創新工作室已經成為增強企業創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創新工作室為充分發揮職工聰明才智搭建了舞臺,滿足了職工對創新的需求和實現自身價值的渴望,體現了企業對職工價值的認可,也實現了在合理分工下個人才智的最大發揮。”首鋼總公司工會主席鄭章石說,做好職工創新工作室要把握好幾個方面問題,例如要由個人創新為主走向團隊創新,跨崗位、區域、專業的協同創新為主;要由“小改小革”走向取得科技創新重大成果等。
(關鍵字:沙鋼 鋼材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