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muoi6"><tbody id="muoi6"></tbody></ul>
    <ul id="muoi6"></ul>
  • <kbd id="muoi6"></kbd>
    <ul id="muoi6"></ul>
    <ul id="muoi6"></ul>
    <strike id="muoi6"></strike>
  • 中華商務網
    正在更新
    行業看點
    您現在的位置: > 中華商務網> 鋼鐵產業> 硅鋼> 推薦資訊

    鋼鐵業產能過剩將成常態 銷售利潤率幾乎為零

    2013-5-6 10:11:23來源:鳳凰財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導讀:
    • 鋼鐵業產能過剩將成常態 銷售利潤率幾乎為零 事實上,2012年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業全面虧損,非主業發揮了“救命稻草”的作用,依靠非主業尤其是投資收益,80家重點鋼企才實現微利15.81億元。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化解鋼鐵產能過剩,最終要運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來實現產業的結構升級。
    • 關鍵字:
    • 鋼鐵 產能過剩 鋼鐵行業 鋼鐵企業

    4月27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一季度行業信息通報令人喜憂參半。

    喜的是,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終于扭虧為盈,去年四季度全行業虧損的陰霾終于散開。

    憂的是,行業效益稍有起色,產能就快速釋放,一季度全國平均日產粗鋼居然創出歷史新高,這立刻導致社會庫存高企,鋼廠實現利潤再次逐月下滑。

    徘徊在盈虧生死線的中國鋼鐵工業,對市場供需已經極度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多家權威機構都表示,中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將長期持續,國內鋼材市場也將長期供大于求。

    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鋼廠如何才能順利踩過盈虧生死線、生存下去?“政府之手”又該如何應對“市場之手”?

    鋼企:從“機會時代”到“經營時代”

    “需求疲軟、產能過剩,行業由‘盛夏’走向‘寒冬’,鋼企也必須轉變生存之道,拋棄過去一味靠規模、靠產量的老套路,從頭學‘冬泳’。”中國冶金規劃院院長李新創說。

    許多鋼廠負責人認為,“冬泳”最基本的動作要領,是成本控制。

    “2012年,面對全行業虧損的局面,武鋼能夠守住微利底線,關鍵在于實施低成本制造。”武鋼集團總經理鄧崎琳認為。每年僅長江運輸成本一項,就要比沿海兄弟企業高出30億元的武漢鋼鐵集團,在2012年的“寒冬”中居然實現利潤17億元。

    以300萬噸小產能躋身國內噸鋼利潤前十名的山東石橫特鋼,從堵塞“跑、冒、滴、漏”為主的勤儉辦廠,正轉變為員工積極參與的、依靠技術和管理提升推動成本降低。

    改造工藝流程可以降成本。武鋼煉鐵廠打破傳統的高爐“精料方針”,最大限度地增加低品位雜礦及二次資源用量,使鐵成本每噸降低約100至200元,全年控制成本約16億元以上。

    推廣節能技術可以降成本,2012年唐鋼本部利用二次能源發電25.3億千瓦時,近三年能源成本累計降低40億元。

    此外,加強設備管理、減少備件消耗、減少企業庫存,甚至縮減“三公經費”等,都可以降低鋼企生產經營成本。

    “對于鋼企而言,成本的減法就是效益的加法,實際上,長期處于粗放式發展狀態中的鋼鐵工業,也的確存在很大的改造空間,有許多潛在的利潤增長點。”河北冶金工業協會副會長宋繼軍說。

    李新創認為,自覺加強成本控制,是市場倒逼鋼鐵行業轉變發展方式的起點。“成本控制有底線,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鋼企的生存能力,必須對原有的生產組織形式進行全面革新,拋棄單純以生產為中心的組織形式,轉而構建經營效益最大化的組織形式。”李新創說。

    事實上,2012年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主業全面虧損,非主業發揮了“救命稻草”的作用,依靠非主業尤其是投資收益,80家重點鋼企才實現微利15.81億元。

    “要在險惡的環境中走下去,鋼鐵企業就要將對標挖潛工作做到極致,將產業鏈延伸到盡頭,將拓展新市場納入發展戰略,將衍生品運作為避險工具,將市場研究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資深鋼鐵分析師薛和平建議。

    “總體上說,在目前需求不足與供給過剩的市場格局下,優勢鋼企和劣勢鋼企將會加快分化,強者更強,弱者更弱,一部分‘弱不禁風’的企業將在大洗牌中被淘汰。鋼鐵行業已從一個機會時代轉向經營時代,從過去的‘需求性增長’轉化為‘競爭性增長’。”宋繼軍說。

    政府:轉變政府職能,利用市場機制化解產能過剩

    雖然鋼鐵產品已經完全市場化,民營鋼企更是遍地開花,但鋼鐵行業的發展始終受到各級行政力量的深刻影響。“面對空前的鋼鐵產能過剩,光靠鋼企自救,顯然不足以解決問題,政府怎樣引導應對,也是企業能否渡過危局、轉型升級的關鍵。”李新創說。

    一定程度上,唯GDP的行政考核模式,是導致鋼鐵產能過剩的主要原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鋼鐵屬于資金密集、勞動力密集型行業,可以大幅帶動地方GDP、稅收增長。在此驅動下,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優惠、稅收減免、投資補貼等各種方式來吸引企業,甚至利用行政手段對鋼鐵項目直接干預,造成了投資行為的扭曲和投資預期的改變。有些企業投資不看重項目本身的盈利性和發展前景,而是看重項目背后的土地、礦產等資源。

    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的鋼鐵行業“不賺錢卻猛投資”現象,就充分印證了這一點。近兩年來,在鋼鐵行業持續微利甚至虧損經營的前提下,鋼鐵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卻持續穩步增長。

    其實,早在2009年,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就引起業內高度關注,國家在鋼鐵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抑制產能過剩。可在GDP和稅收的誘惑下,許多地方政府“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僅盲目上馬新項目,還對高污染、高耗能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降低了產業門檻,加劇了產能過剩。

    李新創介紹,目前的鋼鐵項目投資審批體制對小企業項目往往放任不顧,造成許多項目未批先建,加劇行業無序盲目發展,導致產能過剩;而對大企業投資項目往往進行嚴格的審批,且批復周期長,常常導致市場機遇及產業布局優化調整時機的錯失。

    “要想破解鋼鐵產能過剩,根本出路是要轉變政府職能。” 馮飛認為。政府不要再去代替企業管投資、管效益,要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和矯正作用。

    轉變政府職能,并不意味著政府可以“不作為”。

    政府應高度關注地區的社會效益、環保效益,嚴格落實節能環保政策,以此制約和淘汰落后產能,馮飛認為。

    李新創建議,政府要為現有產能建立“退出援助機制”。鋼鐵工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固定資本規模大、比例高,加上技術復雜性、設備專用性以及就業人員眾多等,這不僅使企業主動破產顧慮重重,也令兼并重組成本巨大。對此,政府應當盡快探索在市場公平原則下降低企業破產成本、兼并重組成本的援助機制,此外還要培訓失業員工,幫助其再就業。

    化解產能過剩,還可以從打開下游消費市場著手。以鋼結構的應用為例,美國60萬座橋梁中鋼結構橋梁占33%,日本13萬座橋梁中鋼結構橋梁占41%,而我國59萬座橋梁中鋼結構橋梁占比不足1%。“國家應當盡快完善鋼結構應用標準,增加科技投入以盡快提高國產鋼結構產品質量和價格。”李新創說。

    中鋼協常務副會長朱繼民說,化解鋼鐵產能過剩,最終要運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來實現產業的結構升級。

    值得高興的是,這些意見已經開始逐步落實到政策層面。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上,有關領導明確表示,將通過“四個一批”化解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即努力擴大國內需求,消化一批;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向海外轉移一批;優化組織結構,通過兼并重組整合一批;嚴格環保安全能耗準入標準,淘汰一批。

    “走出去”:從單純的找礦,變為涵蓋采礦、煉鋼、銷售的全產業鏈輸出

    鋼鐵是我國最早市場化、全面開放的基礎工業領域之一。要破解鋼鐵產能過剩、度過行業“寒冬”,不僅要在國內想辦法,還要眼光向外,走出國門“做文章”。

    礦石資源受制于人,是我國鋼鐵企業成本高企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我國鋼企“走出去”的最初動力。較早將目光投向海外的武漢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較低的投資額度鎖定海外權益資源量數百億噸。如今小投資換來大回報,武鋼已成為全球鋼鐵制造商中擁有礦石資源量最大的企業。2012年,武鋼運回權益礦780萬噸,海外資源板塊實現利潤4億元。

    受國內產能過剩的重壓,我國鋼鐵企業的“走出去”已經開始由單純的找資源,逐漸向涵蓋采礦、煉鋼、銷售的全產業鏈輸出發展,以緩解國內市場的經營困境。

    2012年出口鋼材5573萬噸,同比增長14%;進口鋼材1366萬噸,同比下降12.3%。今年一季度,鋼材延續出口增加、進口降低態勢,累計出口鋼材1443萬噸,同比增長18.8%。其中我國對東盟國家出口鋼材445萬噸,占到總出口量的30%。中鋼協市場部負責人介紹,這延續了近兩年我國對東盟出口鋼材的持續增加趨勢,也符合當前全球鋼材消費向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轉移的總體態勢。

    加強與下游企業戰略合作,“手拉手走出去”,已經成為鋼鐵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新途徑。在國內鋼材市場競爭激烈、下游行業加快“走出去”的大環境下,鋼鐵企業與國內下游行業企業實施聯合體“走出去”,帶動鋼材間接出口。據不完全統計,2012年我國間接出口鋼材約9000萬噸,遠大于直接出口的5573萬噸。

    到國外去辦鋼廠有利時機也已經出現。一方面,我國鋼鐵工業在國內繼續擴大發展的空間已經不足;另一方面,鋼鐵企業的發展沒有國界,中國鋼企應當勇敢走向國際舞臺,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從這個角度看,中國鋼企“走出去”,既是消化國內產能的重要戰略,也是中國鋼鐵行業自身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其實,破解鋼鐵產能過剩的種種努力,就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實踐,鋼鐵行業能不能闖出一條路來,業內、業外、國內、國外的因素都很重要。

     

    (關鍵字:鋼鐵 產能過剩 鋼鐵行業 鋼鐵企業)

    (責任編輯:00378)
    價格數據庫
    統計數據庫
    硅鋼進出口數據庫硅鋼產銷存數據庫
    信息導航
    鋼廠列表
    最新供應
    最新求購
    【免責聲明】
    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鋼鐵產業頻道: 管帶材 | 硅鋼 | 板材 | 建筑鋼材 | 涂鍍 | 不銹鋼 | 中文國際
    中商數據-研究報告-供求商機-中商會議-中商VIP服務-中文國際-English | 鋼鐵產業-化工產業-有色產業-能源產業-冶金原料-農林建材-裝備制造
    戰略合作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媒體報道 | 客戶服務 | 誠聘英才 | 服務條款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華商務網版權所有 請勿轉載
    本站所載信息及數據僅供參考 據此操作 風險自負 京ICP證030535號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盛世龍源12號樓 郵編:100022
    客服熱線:010-51667158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18p|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少妇30p|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福利|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538精品在线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 色久综合网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精品免费视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1 | 欧洲精品色在线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97|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久久青草精品38国产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9这里精品免费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尤物| 九九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亚洲精品9999久久久久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ww|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日韩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美女内射无套日韩免费播放| 手机看片久久高清国产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