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今日鐵礦所宣布調整鐵礦石現貨交易基準價格的生成辦法,并將于3月11日開始正式對外發布。盡管北礦所表示發布該基準價格是為了規范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申報行為,但在市場看來無疑是為中鋼協主導的中國鐵礦石指數作了進一步準備。
據悉,此次調整改進了之前采用的編制方法,通過采集平臺成交價、線下成交價、平臺申報價三類數據,將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之后,按權重加權平均,生成最終基準價。而在以前由于平臺交易量不足,基準價僅是通過詢問線下成交價形成,同時加入心理預期等估價成分。
此前,鐵礦石現貨基準價格三天形成一次,并僅向會員公布。而今日起基準價將每日開市時在平臺交易系統(以下簡稱“系統”)及北礦所官方網站進行公布。每交易日公布的基準價包括58%、61.5%、63.5%三種品位的標準粉礦價格及每種標準品的指標參數,實行美元CFR價格及人民幣現貨價格兩種基準價并行發布,從而反映鐵礦石現貨市場主流產品的價格走勢。
近來,隨著長協價格被打破以及鐵礦石現貨市場的活躍,多家中國機構陸續發布了關于中國鐵礦石現貨市場走勢的價格指數,但并沒有得到廣泛或權威的認可。目前市場交易依賴的仍然是普氏指數等海外機構發布的鐵礦石現貨指數,為此中鋼協有意通過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形成真實有效的鐵礦石現貨價格指數。
聯合金屬網鐵礦石分析師張佳賓對新浪財經表示,調整后的基準價格是類似于指數和單筆價格的中間品,最主要的是影響在平臺上交易的漲跌幅。而由于相對整個現貨市場,目前平臺成交量還不夠大,用來指導成交價格還有些差距。(潔琳發自北京)
(關鍵字:北礦所 鐵礦石現貨 價格 鋼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