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國累計出口鋼材5573.21萬噸,與2011年相比增長14.02%。鋼材出口仍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為主,“對外承包出口”呈16.58%的穩定增長。與前些年相比,近兩年我國鋼材出口發生了一些變化,鋼材出口方式更加靈活,一些企業的出口模式值得關注。
一是唐鋼“借船出海”模式。唐鋼通過與國外貿易企業的合作,在鋼材出口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國外貿易企業以集中采購的方式,以最小的成本完成產品采購,通過規模效應實現盈利。另一方面,唐鋼可以借力獲得國際資金和貸款,解決自身流動資金的問題。此外,還可以借助所聘專家解決部分自身生產過程中出現的管理問題、技術問題和產品質量問題。
唐鋼“借船出海”的出口模式是企業在轉變出口方式上的一種積極探索與嘗試,對于我國鋼鐵企業鋼材出口有借鑒價值。受資金、渠道等因素的制約,一些鋼鐵企業的海外市場開拓能力較弱。對于這類企業,可以嘗試借助擁有豐富海外資源和銷售渠道企業的力量,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效益。
二是寶鋼的“大戰略”模式。寶鋼的鋼材出口是一個大戰略的概念,即從戰略的高度規劃全球的布局。例如,寶鋼在出口戰略布局上將產品、市場、服務創新等作為主要因素進行評估。寶鋼通過出口布局的規劃反過來推動其管理的改進,用出口“大戰略”推動國內生產經營的進一步優化。寶鋼鋼材出口的“大戰略”是一個長期的模式,也是值得國內很多企業學習借鑒的模式之一。
三是本鋼的穩定出口模式。近幾年,本鋼一改過去國內市場好就集中在國內市場銷售,國外市場好就集中出口的方式,每年穩定保持適當比例的鋼材出口。采取這種出口戰略的企業還有很多,例如包鋼每年都保持一定比例的出口,出口市場特別好的時候也不會大量向海外出口,而是穩定一定量的出口。
無論是哪種出口模式都有利有弊,鋼鐵企業應該結合自身實際,轉變思路,尋找一種適合自身的出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