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庫存”經營策略讓鋼貿商風險相繼降低。相反,鋼廠在協議戶大量減量,產量減產不多的情況下,產品庫存大幅積壓。據最近福州召開的一次鋼鐵行業研討會上,一位業內專家列舉了杭州市場庫存狀況,以杭州市場為例, 3月份杭州市場庫存水平是80多萬噸,到7月份降到48萬噸,但這48萬噸庫存大部分都是鋼廠的。同樣,據了解武漢、上海等全國其他部分市場也出現了鋼廠在社會庫存中比重增加現象。但是鋼廠盲目增加社會庫存即存在資金鏈問題,也給后期的市場價格震蕩留下了隱患。
以往的高庫存并不需要太多擔憂,因為需求增長有能力消化庫存。但是現在鋼材的需求是下降的。如果去年6.84億噸粗鋼產量對供需格局沒有太大影響的話,但是今年如果在按照日均199萬噸粗鋼產量,市場無論如何也消化不了。
這種形勢下,鋼廠要逐步改變價格和營銷政策,最終改變鋼廠和鋼貿商代理制模式來緩解庫存壓力。甚至取消傳統的鋼貿商提交保證金訂貨,完不成合同任務而扣壓保證金的制度。創建新的鋼廠貿易商合作模式。鋼材市場不能缺乏鋼貿商“蓄水池”的功能,也不能缺乏適應新形勢下的廠商合作機制。當然也有鋼廠、流通商終端用戶共同協商以當時市場行情及后市預期實行“一單一議”,可以是現貨,也可以是“期貨”,并且期貨部分可以先付一部分訂金提貨。這些都已獲得了市場認可。這些廠商合作模式的轉變,不僅適應了當前的鋼材市場的發展,也從低迷、虧損的經營環境中降低了風險。
(關鍵詞:鋼貿商 鋼廠 零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