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鋼鐵企業(yè)集中發(fā)布年中報,鐵礦石原料成本過高,侵蝕鋼廠利潤的矛盾也再度凸顯起來。7月份以來,一路回升的除了鋼價以外,還有鐵礦石價格,所以,盡管前期鋼價上漲,但礦價漲幅仍大于鋼價漲幅,企業(yè)成本壓力巨大。
提問1:不管是外礦商,還是國內商家,總愛拿鐵礦石炒作,鋼價稍微好轉,就說鐵礦石價格即將大漲。中國經濟稍加回暖,就說中國對鐵礦石需求無限可量。請問,鐵礦石價格的漲跌真的有這么敏感嗎? 10月份鐵礦石價格的走勢又有哪些因素可以參考?
任何市場行為都有時代的階段性特點。就目前階段看,鐵礦石的市場價格炒作能力仍勝于鋼材市場。
一是:2012年我國進口鐵礦石7.4億噸,相比2010年的進口6.8億噸,增加8.4%。而今年仍呈現(xiàn)增長趨勢。8月我國進口鐵礦石6901萬噸,同比增長10.5%; 1-8月累計進口鐵礦石5.26億噸,同比增長8.3%,增速基本與我國粗鋼產量同比增速持平,顯示我國對進口鐵礦石的需求剛性。
二是:由于印度鐵礦石出口減少是大趨勢。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鐵礦石進口比重不斷增加。2012年達到69.4%。其中三大礦已經占到64%。南非進口4063萬噸,占12.4%。從印度進口僅僅3306萬噸。中國鐵礦石進口對三大礦的過度依賴和國際礦業(yè)資本壟斷市場的經營模式,決定了三大礦擁有很強的市場價格炒作能力和價格調控能力。
三是:這幾年隨著長期協(xié)議礦逐步演變到短期協(xié)議和現(xiàn)貨礦交易,期貨交易,指數(shù)定價,三大礦有了更強的鐵礦石價格炒作能力。相比之下,中國鋼鐵企業(yè)恰恰缺少國際鐵礦石市場的權益礦,缺少國際鐵礦石市場供需關系和價格的戰(zhàn)略調控力。因此,本應在鋼材價格、鋼廠成本、鐵礦石價格和礦山成本這條產業(yè)鏈中建立合理、協(xié)調的價格結構關系平衡。但是,正是鋼鐵企業(yè)的弱勢。也決定了在鐵礦石價格上漲中,鋼鐵企業(yè)始終處于被動。整個行業(yè)至今也沒有能走出微利經營的困境。
今年初很多人看到鐵礦石供應過剩的大趨勢,也提出了鐵礦石價格高位回落是個大趨勢。但是今年7-8月,伴隨鋼材價格上漲,鐵礦石價格也大幅上漲。印度鐵礦石6月28日進口到岸價格115美元。這是今年的最低價。到8月14日已經上漲到143美元。漲幅已達29%。鐵礦石價格漲幅遠遠超過鋼材價格的上漲幅度。這就讓人們看清了決定鐵礦石價格的不僅僅是供需關系。還有國際壟斷背景的鐵礦石市場價格的操控能力。
從8月海關統(tǒng)計,進口鐵礦石平均到岸價118.84美元看,這多是前兩個月簽訂的低價進口合同。但是從9-10月開始,高價鐵礦石將大量進口。這也決定了鋼鐵企業(yè)三季度經營盈利局面將結束。鋼廠四季度在9月鋼價回落的壓力下,熱卷板價格從8月最高點回落200多元,而同期進口印度鐵礦石外盤CFR報價僅回落12美元。鋼廠將再次陷入微利和虧損的險境。10月鐵礦石價格將面臨繼續(xù)回落的趨勢。正是鋼鐵企業(yè)在市場鐵礦石價格形成中的弱勢地位和鐵礦石國際貿易交易周期較長,決定了鐵礦石價格回落時間滯后。
提問2:8月份,隨著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經濟在放緩之后終于企穩(wěn),市場上關于中國對鐵礦石需求也將增加的話題也再次被熱議起來。但是從8月份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8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6901萬噸,環(huán)比減少413萬噸,進口均價118.8美元/噸,較上月增加0.3美元/噸。8月份我國經濟終于企穩(wěn),但是對鐵礦石的需求卻在回落,這其中是不是矛盾的呢?
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潛力究竟還有多大?真的會如國外礦商預測的那樣,鐵礦石價格的增加就暗示中國經濟的穩(wěn)步復蘇,中國經濟的穩(wěn)步復蘇會將為鐵礦石帶來巨大的需求嗎?
中國經濟終于止落回穩(wěn),中央表態(tài)有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在合理范圍內穩(wěn)定運行。如果你對中國改革欠賬和深層次經濟社會關系失調有所了解,就會看到實現(xiàn)這個經濟穩(wěn)定的目標并不是容易的。更何況世界經濟仍處在疲軟中。今年1-8月份,全球64個主要產鋼國家和地區(qū)粗鋼總產量為10.51億噸,同比增長2.3%。1-8月份,歐盟27國粗鋼產量為1.09億噸,同比下降4.9%;獨聯(lián)體粗鋼產量為7274萬噸,同比下降3.2%;北美粗鋼產量為7852萬噸,同比下降5.5%;南美粗鋼產量為3070萬噸,同比下降2.1%;亞洲粗鋼產量為7.06億噸,同比增長5.6%。
8月份中國大陸粗鋼產量為6628萬噸,同比增長12%。當8月份粗鋼日均產量為213.81萬噸,環(huán)比7月份回升1.24%。扣除中國因素后,8月份全球粗鋼產量為6408萬噸,同比下降1.6%,這至少讓我們得出兩個結論,一是世界經濟形勢仍在疲軟中運行。二是國際鐵礦石需求沒有增長。而新建成礦山鐵礦石增產的趨勢卻越來越明顯。
今年春節(jié)過后鋼材價格下滑,鋼廠虧損的壓力也擠壓鐵礦石價格回落。但是每個月度中,鋼廠、碼頭的庫存和國際、國內鐵礦石市場采購力度都會根據(jù)市場價格漲跌趨勢而發(fā)生微妙的變化。這在實際上也是市場博弈的籌碼。
你提出的:8月份我國經濟終于企穩(wěn),但是對鐵礦石的需求卻在回落,這其中是不是矛盾的呢?
從前面我國8月粗鋼產量比7月略有提高看,鐵礦石實際消費并沒有減少。
至于低于7月進口,環(huán)比小幅回落,這還要看市場形勢。今年5-6月間,伴隨鋼價回落,鐵礦石價格也不斷回落。這種價格趨勢有利于擴大鐵礦石進口。同時隨著政策面對經濟穩(wěn)定的呼聲越來越高,鋼鐵企業(yè)加大了進口鐵礦石的采購力度。而合同到貨期一般1-2月。從而導致7月我國鐵礦石進口量達到7314萬噸,較上月增加1084萬噸,同比增長26.39%。很顯然7月進口增量與價格因素有直接的關系。
8月我國進口鐵礦石6901萬噸,環(huán)比小幅減少413萬噸,但同比增長仍達到10.5%;高于1-8月累計進口鐵礦石5.26億噸,同比增長8.3%的平均值。隨著7-8月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和9月價格的小幅回落,以及國內鋼鐵市場價格的下行壓力,今后幾個月進口鐵礦石會出現(xiàn)減弱的趨勢。畢竟中國鋼、鐵礦石需求高消費、低增長時代到來了。畢竟我國鐵礦石產量仍以10%的速度增長。
從近期經濟穩(wěn)定中,鋼鐵市場利好因素不多看,中國鋼鐵需求的高消費低增長不是短期特征,而是一個較長期特征。這就決定了鐵礦石進口增長總趨勢也是低增長。而出現(xiàn)一個階段的進口數(shù)量快速增長一定是市場和價格因素的作用。
目前中國企業(yè)投資國外的鐵礦石項目資源量達到987.2億噸,但多以貧礦資源為主。這部分鐵礦石項目中,規(guī)劃規(guī)模或超過5億噸,權益礦量達到2.7億噸。其中重點在非洲。鋼鐵企業(yè)國際鐵礦石產業(yè)鏈安全建設既是鋼鐵企業(yè)戰(zhàn)略,也是國家經濟安全戰(zhàn)略。鐵礦石前期開發(fā)投資較大,風險也大。借鑒日本經驗,既然是國家戰(zhàn)略,國家就要有投入,以減少企業(yè)走出去風險。由于國家戰(zhàn)略政策和對鋼鐵企業(yè)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不到位。許多項目開發(fā)卻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到目前,已投產的礦山項目僅13個,實際形成權益成品礦年供應量僅6200萬噸,占進口總量的8.3%。“與日本、歐洲等國家的50%以上相比,差距巨大。相信隨著國家戰(zhàn)略政策在改革中不斷調整到位,鐵礦石市場局面會發(fā)生利好變化。
(關鍵字:馬忠普 鐵礦石 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