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取7月鋼市深跌后觸底、反彈教訓;清醒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鋼鐵供需關系演變大趨勢;控制好鋼鐵成本。把握這次鋼價觸底反彈的機遇,走出鋼材市場價格暴漲暴跌的怪圈,從鋼市演變的大趨勢中,培育未來鋼市的穩定機制。
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嚴重影響了鋼鐵需求變化。歷經2008年下半年價格深跌后,到目前為止,國際鋼產量和消費需求都沒有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中國鋼材市場也始終沒有擺脫價格劇烈的漲跌震蕩走勢特征。已經四次演繹價格觸底回升和三次價格高位的沖高回落。當年11月深跌反彈、2009年春節后的價格沖高回落,5月的觸底后反彈,7月的價格再次沖高回落,當年11月的觸底回升,今年4月15日的再次價格沖高回落,7月19日受鋼廠大幅回調價格影響,市場再次演繹價格觸底回升。
從上述價格走勢曲線中可以看出:
經歷2005年價格大幅回落后,直道2008年金融危機前,中國鋼材市場價格雖然也有幾次漲跌震蕩,但是在全球通脹壓力增加和世界經濟較快增長的大趨勢下,鋼材和鐵礦石價格互相推動,鋼材市場演繹價格不斷攀升的總趨勢。熱卷、螺紋鋼價格從不到3000元/噸,最終攀升至危機爆發前的5800元/噸和5480元/噸。
但是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鋼材市場雖然歷經3次價格漲跌震蕩,但是當我們用一條中間線連接幾次震蕩走勢時,會發現,前兩次市場漲跌震蕩價格的中間連線幾乎就是一條與鋼廠成本線相平行的線。這表明市場基本供需關系和試圖擺脫經濟危機的全球經濟大環境并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2010年一月鋼材價格的小幅回落走勢反映的是市場供需平衡關系壓力。但是2月以后中國鋼材市場的價格震蕩攀升趨勢實際上不是由供需關系引發的,而是由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100%推動的。下游用鋼企業看到鋼市價格的變化趨勢和規避風險提前采購模式,也影響中國鋼材市場需求出現了短期迅速增加。市場價格震蕩的中間線出現上移趨勢,反映的就是鋼廠成本的上升。但是市場價格震蕩的結果使鋼材市場價格曲線與鋼廠成本的距離不僅沒有拉開,反而更近了。鋼廠的盈利能力狀況繼續下降。這種市場運行規律需要引起鋼廠的警惕。
很顯然,這種市場價格劇烈震蕩結果始終沒有擺脫鋼廠成本壓力的制約關系。清楚說明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鋼材市場幾次價格漲跌的劇烈震蕩是典型的低谷震蕩。由于眾所周知的國內外經濟因素影響,即使這輪鋼材價格的低谷反彈,如果沒有國際經濟的真正好轉,鋼材市場的再次價格劇烈漲跌的結果,也跳不出價格低谷震蕩的大趨勢。
關于這次鋼材市場價格深跌、觸底、反彈的原因和教訓。
幾乎在7月中旬以前,市場幾乎都在用高庫存、高產量、出口回落、需求不旺和世界新一輪資產泡沫破滅引發的金融經濟震蕩理由為鋼材市場價格連續回落做出合理的解釋。而沒有對鋼廠價格倒掛對市場價格下滑機制形成后,對市場價格深度回落的負面影響給與足夠的重視。其實市場沒有價格穩定機制,這才是鋼材市場價格連續多次在下跌走勢中出現深跌的主要原因。
在鋼材市場價格深跌中鋼廠和經銷商都面臨嚴重的虧損。這種鋼企和貿易商都嚴重虧損的市場運行狀態是不可能長期延續下去的。擺脫經營虧損的努力天經地義,無可厚非。早在6月人們就在談論市場價格的觸底回升條件和抄底收貨時機。這從熱卷價格V型走勢的曲線圖上看得很清楚。以至于6月炒底,直到最近才解套。
7月14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鋼鐵業調查:持續虧損 部分鋼企減產停產》專題節目中說:“在不少專家看來, 如果鋼材市場價格走勢能在短期內會發生一些變化, 特別是鋼廠價格如果下調, 貿易商能夠不虧損, 應該就能給市場注入一個穩定機制。那么鋼價也可以走穩。雖然這種辦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鋼企虧損的問題, 也不能完全補償貿易商前期的虧損, 但至少短期內鋼材市場會由此得到一種平衡, 再加上隨著一些鋼企限產、停產, 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一些鋼材庫存, 市場應該會有一些回暖。”中央電視臺記者到我辦公室采訪時,我也講了上述分析觀點。實際上中央電視臺鋼鐵業調查專題節目和緊接著許多鋼鐵企業的價格回調實際上已經從輿論、價格利益結構關系上為這次鋼材市場的價格觸底反彈鋪平了道路。
7月18日寶鋼、鞍鋼等許多大鋼鐵企業大幅下調鋼材價格以后,鋼材市場一輪炒底熱不僅為鋼材市場帶來了活力,也終于拉開了這輪鋼材市場價格的快速反彈回升。短短一周多的時間,熱軋卷和大螺紋鋼的價格上漲200-300元。這時鋼材市場的產量、庫存、出貨、出口等本來影響和制約鋼材市場走勢的基本因素似乎都凝固了。不但沒有變化,似乎鋼材價格反彈回升也沒有理會這些因素。不過這些重要影響因素會在未來鋼材市場的價格走勢中起著真正重要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也有人說是期貨和電子盤反彈引發鋼材市場價格反彈。這是一種誤解。其實在這輪鋼材價格反彈之前,鋼材期貨價格下跌超過現貨的降幅。頻繁的小幅震蕩透露出看不到鋼市預期的迷茫。一個貿易公司的現貨人和期貨人幾乎同時看到了鋼材市場價格觸底反彈的時機,只是期貨反彈比起現貨來的快些而已。搞清這些問題有助于徹底弄清楚鋼材市場價格實現深跌反彈的條件和市場價格在合理價位尋求穩定的條件。
就在中國鋼材市場價格快速觸底反彈之時,英國金融時報發表了《樂觀情緒推動鐵礦石價格反彈》。鐵礦石現貨價格也跟漲了100多元。就連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也出現8%的反彈。似乎鋼材市場價格上漲和鐵礦石價格上漲推動鋼廠成本上升再次成為喜憂參半的鋼廠經營難題。
在這次鋼材價格觸底反彈之后,由于鐵礦石、焦炭價格的反彈壓力,由于鋼鐵企業普遍提高了市場低谷時期的鋼材出廠價格,貿易商前期的虧損嚴重,盡管目前已經面臨出貨不暢,價格盤整。市場還會演繹一波價格的反彈上漲行情。并為未來市場價格筑穩奠定基礎。
2008年年底以來,鋼材市場價格每次深跌反彈后,都會在供需關系影響下產生新的價格風險。 在上漲到市場承受的合理價位后, 繼續價格上漲都會使合理價格結構關系和市場供需關系急劇惡化,最終導致價格下跌。現在的問題是,無論市場的需求制約,還是企業的利益驅動。中國鋼材市場從來就沒有走穩的習慣。那么鋼材市場還能延續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像前三次那樣,有足夠的動力,出現連續暴漲的行情嗎?甚至在市場風險價格的頂部,一些鋼廠還在用倒掛的價位拉張鋼材出廠價格。實際上這輪鋼材市場價格的觸底反彈條件是鋼廠理順了價格結構關系。反彈的動力是貿易商和鋼廠擺脫虧損。這次價格反彈即沒有2009年四萬億投資拉動帶來的需求增長環境,也沒有年初鐵礦石大幅漲價的條件。特別是經歷了今年5月以來的世界新一輪通脹資產泡沫破滅,全球金融經濟再次陷入震蕩之中,即使3季度也擺脫不出這種金融經濟震蕩的困擾。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克魯格曼提出的世界經濟將進入較長期衰退就是基于這種金融危機反復震蕩這種經濟形態得出的結論。盡管我們不同意這種經濟預期結論, 但是不能低估了這輪資產泡沫破滅對世界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這種負面影響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經濟, 特別是歐美經濟震蕩風險。
面對國際經濟環境,高位平穩運行的中國經濟已經顯示出趨弱的態勢。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8.4%。1-6月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13548億美元,其中出口增長35.2%。上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047億元,同比增長25.5%。同比回落了8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6.5%。與去年同期的增長87.3%相比,大幅回落了60.8個百分點。這就是我們感到的建筑鋼材需求增長不明顯的主要原因。但是我們沒有必要為中國經濟擔心。中國目前這種高位平穩運行的經濟出現趨弱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我國加大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有利于降低企業走出去的成本。問題是這種經濟運行階段態勢已經使中國鋼鐵需求顯示了明顯的高消費、低增長態勢。
最近,鋼鐵市場專家周國成預測今年中國鋼產量將在6.2億噸左右。如果考慮凈出口在去年的280萬噸基礎上增加1000萬噸,考慮去年上半年鋼鐵需求是個低谷,填補這個低谷至少需要2000-3000萬噸,實際今年消費水平與去年下半年日產169萬噸的水平相比,只增長2000多萬噸。年度消費增長2000多萬噸,難道不是高消費,低增長趨勢的出現嗎?2000萬噸的數字出現是個偶然嗎?
對于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鋼鐵供需關系的新變化趨勢,鋼鐵市場的未來實踐走勢正在考驗中國鋼鐵企業的整體市場戰略智慧和應變能力。如果延續價格瘋狂上漲的趨勢,其實用不了多久,鋼材價格就要沖高回落了。如果鋼廠再次陷入價格倒掛的陷阱,難免又是一輪深跌。
面對前三次的鋼材市場價格大漲大跌和鋼廠的價格倒掛,特別是今年初大螺紋鋼從3800元/噸,漲到4月中旬峰值4600元/噸,再到7月中旬重新回到3700元/噸。今年不僅鋼廠代理商難談盈利,就是鋼廠也飽嘗成本的壓力。鋼廠和貿易商需要從中吸取教訓。
面對當前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鋼鐵供需關系,特別是鋼材價格擺脫虧損后,不論市場價格如何震蕩,都要避開價格倒掛風險。鋼廠出臺價格政策要給代理商一定的利潤空間。順應市場演變大趨勢,致力于構建協調的產業鏈合作關系。遇到出貨不好時,允許貿易商回調價格刺激出貨。貿易商價格降到不贏利時,會堅持不降價,維護不虧損。同時也會把出貨不好的壓力轉向鋼廠,推動鋼廠減產、調價。就是這個簡單的市場價格穩定機制,在前三次市場價格攀升至高價位風險和價格回落過程面臨深跌風險時蕩然無存。
構筑鋼材市場價格穩定運行機制是由鋼鐵供需關系出現新的變化大趨勢決定的,是由高產能、高產量、高庫存、出口回落和成本上升壓力這些市場價格基本影響因素決定的。吸取7月鋼市深跌后觸底、反彈教訓;清醒把握國內外經濟形勢和鋼鐵供需關系演變大趨勢;控制好鋼鐵成本。把握這次鋼價觸底反彈的機遇,走出鋼材市場價格暴漲暴跌的怪圈,從鋼市演變的大趨勢中,培育未來鋼市的穩定機制。這才是中國鋼材市場今后演變的大趨勢。
(關鍵字:鋼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