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油脂現貨市場依然表現優異,雖然在4月10日馬棕MPOB報告等數據利空拖累后出現回落,但由于前期疫情嚴重期間大豆到港延遲,多地油廠斷豆停機,在終端市場的集中提貨下,豆油現貨供應缺口需要時間恢復,多地反映提貨需要排隊。以國內豆油現貨為例,截至4月15日,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5815元/噸,當日上午大連地區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約5900元/噸、天津地區約5800元/噸、日照地區約5880元/噸、廣州地區約5760元/噸左右,北海地區約5800元/噸左右。近段時間雖然國內豆油現貨市場相對理想,但市場上也有對5-7月行情的觀望情緒,國內外消息面炒作也并不平靜。那么近期國內外市場有何值得關注的題材?國內豆油期現貨行情怎么看?
外盤油脂題材偏弱
外電4月15日消息,印度通過為商品的入境運輸提供更多前提條件,收緊了對精煉棕櫚油進口的限制。目前疫情在印度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它的醫療水平以及人口密度都不利于疫情的控制。印度總理于14日宣布將封城時間延長至5月3日,這樣一來印度國內油脂需求以及買貨都可能會進一步下降。
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 Agri數據顯示,馬來西亞4月1-1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471,437噸,較上月同期出口的502,287噸減少6.1%。船運調查機構ITS數據則顯示,馬來西亞4月1-15日棕櫚油產品出口量環比下滑3.6%,至472,085噸。Rabobank的食品和農產資深分析師Oscar Tjakra稱,“已經有跡象顯示齋月季的發運量在增加。然而棕櫚油價格整體上依然偏弱。”
盡管OPEC 會議達成歷史性協議,但仍然無法阻止油價創新低的走勢,美國原油價格4月15日跌至18年低點,布蘭特原油價格下跌逾6%,此前美國報告史上最大單周原油庫存增幅,而全球需求預計將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跌至25年低點。國際能源署(IEA)15日預測,4月石油需求料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降至25年來的最低水平。IEA并警告稱,產油國減產難以完全抵消近期需求下滑的影響。
從已有消息來看,馬來和印度延長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過馬來西亞沙巴州允許未出現疫情的種植園恢復棕櫚油生產活動,MPOB顯示3月產量環比增加且超過市場預期,對疫情造成減產的擔憂下降。消費地來看,印度總理宣布全國封鎖令將延長至5月3日,對于當地的油脂需求預計造成進一步壓制,齋月節即將來臨,而國外疫情形勢嚴峻,齋月節的消費刺激無法如往年樂觀。此外原油達成的減產協議不及市場預期,價格反彈受阻持續走低,對生物柴油價格造成壓制。從中長期看,在全球疫情擴散及原油低迷的背景下,棕櫚油的食用需求及工業需求受到重挫,或在未來一段時間里持續限制國內油脂板塊的上方空間。
國內豆油近緊遠松
因4月份大豆到港量較小,油廠缺豆停機現象仍普遍,油廠開機率持續下降,且油廠豆油走貨量較好,截至4月12日當周,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約103萬噸,上周為115萬噸,上月同期為140萬噸,去年同期為134萬噸。天津、華東和廣西排隊提豆油的現象還在持續,均對豆油市場構成利好提振。不過,南美大豆榨利仍較豐厚,吸引中國買家持續購入,根據最新裝船及排船情況,有民間機構預估5-7月份大豆到港量分別為990、980、960萬噸,國儲也向中糧集團釋放50萬噸大豆用于壓榨,預計下半月開始油廠開機率將會逐漸回升。
另外,近幾日坊間有收儲豆油的傳聞。4月14日,有傳聞稱中儲糧將打算進行100萬噸的豆油儲備,部分將由DCE盤面交割,并在未來幾個月在市場輪入。而到了15日晚間,市場又有傳聞稱國內或將收儲100萬噸豆油,進口豆油收儲100萬噸,共計200萬噸。筆者也從多方渠道正在打聽,國家收儲豆油這件事倒是大概率真的,因為國家有周期性正常的輪儲安排,但具體數量及收儲時間并未有確定信息,不過這一消息面炒作也能在短期內提振近月豆油期貨及現貨市場。
綜上所述,外圍油脂類題材表現欠佳,原油減產幅度不及預期,原油價格持續磨底;疫情抑制消費國的需求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利空馬棕市場,加之馬棕產量及庫存數據并不理想,外盤油脂在未來一段時間里將對國內油脂類大宗商品期貨施加利空限制。4月份國內豆油現貨仍將維持供應偏緊的現狀,筆者仍維持此前觀點,即本月中旬或是豆油現貨市場的最后一輪沖鋒,而隨著后期大豆供應的恢復,4月下旬國內油廠開機率將逐漸回升,4月末至5月,豆油基差或開始下調。
現貨方面可繼續隨用隨補,待后期基差回調,可屆時考慮適當補充秋冬的庫存。臨近交割,連盤豆油2005合約短線將因基本面理想而表現較好,關注5470-5770元/噸震蕩區間;2009合約則維持遠期偏空謹慎思路,關注5400-5720元/噸震蕩區間,5630元/噸附近為短線壓力位。期貨合約關注點位同上周筆者發稿時一致未有改動,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關鍵字:豆油 近緊 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