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幾家頭部光伏組件企業出貨價格小幅上漲。通威股份700W以下組件價格上調,漲價幅度為0.01-0.02元/W;晶科能源宣布全系列組件價格上漲,漲幅為0.02元/W;天合光能、隆基綠能等企業組件價格上調約0.01-0.03元/W。
藍鯨新聞聯系多家光伏組件經銷商獲悉,部分企業在不同區域確有不同價格上調,多在0.03-0.05元/W左右,目前出貨價多在0.7元/W以內。
據某光伏組件企業市場部負責人告訴藍鯨新聞,此次價格上調是自2024年9月組件價格破“7”以來,為數不多的價格上調。
究其原因,幾家受訪企業負責人均表示或與近期分布式光伏“搶裝”有關。
分布式光伏,為小型光伏發電系統,主要安裝在建筑物屋頂,分為商業和戶用兩類。據光伏協會此前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達1.2億千瓦,占當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43%;2024年分布式光伏發電量3462億千瓦時,占整個光伏發電量的41%。
“大型集中式光伏發電站運營方多為央國企,分布式光伏運營方多為民營企業和個人。”某光伏企業分布式業務負責人介紹,前后兩者雖體量大小有所不同,但目前主要盈利方式都是向電網側賣電。
近兩年,隨著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上升、接入比例過高,電網的承載能力又受限,部分光伏電站發出的電力出現消化、吸納難等問題。
1月17日,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2月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兩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 促進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中提出,要推動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上網電量全部進入電力市場,上網電價通過市場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價格結算機制,區分存量和增量項目分類施策,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據前述業務負責人介紹,根據上述兩項規定,一般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禁止全額上網,僅能選擇全部自發自用或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此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可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任選其一”。
“之前光伏電站的收益固定,由上網電價決定;但從2025年6月1日起,新能源電量將完全進入市場化交易,市場波動性加劇,上網電價不再保底,而是由市場供需決定。”在前述負責人看來,這對于6月1日后并網的項目不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控制裝機量過多的問題。
由此5月1日前完成并網成為重要時間節點。根據文件規定,若項目在新版管理辦法發布前已完成備案,并能在2025年5月1日前并網投產,將繼續按原政策執行。
這也造成不少分布式項目自春節后在加緊完工并申請并網。“不少分布式項目都在催貨,我們基本沒有庫存,都在等組件廠出貨。”前述組件經銷商告訴藍鯨新聞,他聯系的幾家組件廠商都在排單生產,出貨價格也有不同程度小幅上調。
對于未來價格走勢,某頭部光伏組件廠相關負責人稱,從近期大唐、華潤電力等光伏組件設備集中采購中標結果可以看出,頭部四家企業報價已超過0.7元/W,天合光能和隆基也已該價格中標,未來或持續向好。
另有觀點認為,分布式光伏這輪搶裝后,需求量可能會有所下降,這部分市場空白恐難填補,屆時組件出貨價格或將回落。
(關鍵字: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