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色金屬板塊多空因素交織,但由于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回落,而終端現實需求表現偏弱,部分金屬庫存回升,有色金屬期價30日全線下滑。國內午后收盤后,LME基本金屬期價進一步下滑,3個月期銅跌超3%,七個交易日內第六次下跌,自紀錄高位進一步回落;夜盤開盤,國際銅、滬銅主力合約跌超2%;滬鎳、滬鋅、滬錫主力合約也均跌超1%。
利多方面,29日,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在有色金屬方面提到,優化有色金屬產能布局,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從嚴控制銅、氧化鋁等冶煉新增產能,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到2025年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政策發布短暫影響市場情緒,但據銀河期貨分析,該政策并不影響近三年的供需,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也不在冶煉端,整體來看影響有限。
而市場短期內則更關注宏觀經濟帶來的影響,由于擔心全球利率將因粘性通脹而持續在較高水平更長時間,金融市場的風險情緒受到打擊,基本金屬跟隨市場趨勢回落。
盛主銀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表示,銅價打破了3月初以來的上漲趨勢,看起來像是技術性拋售和多頭平倉。LME銅有進一步回調的風險,可能會跌至9700美元,但由于大多數投資者看好中長期前景,在這一水平上買盤可能進場。
瑞銀分析師也表示,目前銅供給端在解決金屬供應挑戰方面進展甚微,而中國重新強調穩定住房的政策應該會支持投資者的興趣。瑞銀全球財富對銅的最新供需預估顯示,今明兩年銅的供需缺口預計都將達到約39萬噸。“我們建議投資者繼續做多銅,逢低加倉,”瑞銀分析師稱。
不過,短期來看價格或維持調整態勢,正信期貨表示,伴隨著COMEX銅逼倉效應緩和,價差的極端化演繹得到明顯糾偏,多空對壘的局面也迎來結局,由于現貨端的負反饋加劇,宏觀預期也并非穩定強勢,持倉回落伴隨的價格調整期或仍將持續一段時間。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