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MLED(MiniLED與Micro LED)產業化進程加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起到關鍵影響作用的LED封裝技術成為相關企業競爭的焦點。
在主要封裝技術路線中,COB(板上芯片封裝)是MLED實現大規模商用化的可靠路徑,MiP(Mini/Micro LED封裝)被視為是微間距時代的LED直顯產品標準答案。接下來,哪種技術路線將在MLED規模化量產階段勝出?
LED封裝技術成MLED行業發展關鍵
當前,MLED(MiniLED與Micro LED)憑借其高亮度、低功耗、高對比度等顯示技術特點,有效提升LED顯示屏的整體性能,正在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的重要選擇,并在多個領域擁有可代替原有技術的潛力,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顯示體驗的需求。
對于MLED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廣州市鴻利顯示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傳標指出,一方面,技術創新推動MLED行業快速發展。LED芯片、封裝、驅動等上中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推動MLED技術突破,Mini/Micro LED顯示器的性能和成本效益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多場景融合,拓寬了Mini/Micro LED應用領域。隨著Mini/Micro LED在穿戴設備、車載顯示、AR/VR等領域的廣泛應用,LED顯示市場進一步拓寬應用領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國家4K、8K超高清視頻戰略的引領下,Mini LED在視頻會議、會展廣告、虛擬現實、監控調度等高端直顯市場開始逐漸滲透。“MiniLED已經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市場的接受度提高,LED行業上行周期逐步開啟。”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部總監黃雄標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Micro LED可實現超薄、柔性、可折疊、透明等特性,為未來的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汽車信息娛樂系統、虛擬現實設備等帶來了開發空間。雷曼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研發中心高級總監屠孟龍表示,Micro LED技術有著明顯的優勢,但是由于制造難度高、成本昂貴等原因,目前該技術還處于探索開發階段。特別是在巨量轉移工藝、全彩化、發光波長一致性等問題上,即使目前業內已有公司有所突破,但要真正提高良率,降低成本,也需要花費時日。
(關鍵字: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