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水口山四廠領導班子簽訂了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第一個控虧軍令狀,承諾全年完成降本增效3000萬元。在巨大壓力之下,該廠班子深入了解、準確闡釋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職工的正面宣傳引導,帶領全體員工不等不靠、埋頭苦干,出實招、求實效,積極探尋提質降耗的新思路,深挖內潛謀生存,在困境中奏響了一曲黨政合力抗危機、干群齊心求生存的奮進之歌。
“改”出來的效能
2月 ,水口山四廠啟動了管理機構精減、職能整合、人員分流等系列改革,廠部的二級管理機構由23個精減為12個,其中生產車間8個、管理科室4個;管理崗位嚴格按公司“三定”要求重新定崗位設置、人員配置;科級干部職數由53個核減為44個,精減比例達17%。伴隨機構、人員的精簡,是管理作風大轉變。首先,嚴格廠、車間兩級班子值班制度,明確了工作要求和考核辦法。其次,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效率。
“說”出來的認同
隨著合并機構、精簡人員、重新定員定崗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推進,打破原有的工作格局,職工情緒一度產生波動,各種“四廠即將關停放假”的謠言四起,F場基礎管理、工作質量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月初,析出鋅生產燒板現象較嚴重,0號鋅的品級率也大幅下降。面對這種情況,該廠堅持黨政合力,將工作重心下移,加強干部跟班作業,加強對班組工作的督促檢查。同時,深入職工當中解疑釋惑。通過耐心細致地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為該廠一季度逆境突圍提供了堅強政治保障。
“摳”出來的成本
為有效降低生產成本,該廠于2月份實施限額領料制度,鼓勵車間節能降耗,對節約的部分實施按比例提獎,促使各車間想盡一切辦法降消耗。同時,將降成本任務層層分解細化落實到人,使人人肩上有指標,營造了良好的節約氛圍。
據統計,該廠一季度輔材消耗為1160萬元,較計劃節約了222萬元;備品、備件消耗為110萬元,較計劃節約2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01萬元。
“攻”出來的指標
該廠以科技為基礎,憑借技術降成本、降虧損。針對鋅份單耗偏高的問題,該廠成立攻關小組,進行強化攻關。促使鋅粉單耗、總消耗出現明顯降低。特別是鋅粉單耗由去年的77kg/t,一路下降至目前的49.14kg/t,屢次刷新歷史紀錄。此外,對全廠工藝進行全方位的診斷,排查系統運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并對標先進行業指標,逐步整改、攻關,縮小差距,使一些技經指標得以穩固和優化。
另一方面,鋅運營組營銷理念的轉變也助力了該廠控虧增效 。鋅板塊實行獨立運作后,運營組切實轉變營銷理念,不斷提升原、材料采購對生產的適應性,并根據市場變化,靈活按生產所需采購、按市場需求銷售,有效提升了經營效益。
改革創新催生無限活力,也讓水口山四廠走出了一條脫困增效的新路。今年一季度,該廠的虧損局面得到有效遏制,虧損額逐月下降,由1月份的700多萬元下降到2月份的420萬元, 3月份僅虧損390萬元。有理由相信,隨著改革創新的深入推進,水口山四廠的生產經營必將逐漸走出困境,迎來嶄新的發展春天!
(關鍵字:水口山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