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際材料聯合會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重慶大學和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五屆國際鎂合金會議于2013年9月22日至26日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召開。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理事長、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主任潘復生教授擔任本次大會主席,蔣斌教授為會議秘書長。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等國內外專家學者、相關企業和國際鎂協、中國鎂協等機構的科研與管理人員共計約200余人參加了本次學術會議,會議共收到論文約200篇,其中邀請報告27個。與會人員重點就鎂合金熔煉、鑄造、變形加工、表面腐蝕與防護、新材料開發與應用、鎂及鎂合金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研討與交流。
本次會議邀請了國際鎂協主席、德國鎂中心主任K.U. Kainer教授、加拿大能礦部國家實驗室主任J. Jackman教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材料系主任Andrenj Antrens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Aihua Luo教授、韓國金屬學會會長Kwang Seon Shin教授、《Scripta Materialia》主編Nack Joon Kim教授、日本熊本大學鎂中心主任Yoshihito Kawamura教授、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S. Kamado教授等世界知名鎂合金專家,與國內知名鎂合金專家一道,作了大會邀請報告。重慶大學的張丁非教授、張靜教授、王敬豐教授、蔣斌教授、彭建教授、辛仁龍教授等參與了大會組織工作,并作了大會口頭報告,獲得了國內外專家的好評。
大會評出優秀論文15篇,其中口頭報告6篇、墻報9篇。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鎂及鎂合金材料與應用高層論壇”。論壇由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鎂合金分會主辦。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重慶大學國家鎂中心主任潘復生教授,國際鎂協主席、德國鎂中心主任K.U. Kainer教授、韓國金屬學會會長Kwang Seon Shin教授等擔任論壇主席。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等國內外專家學者、相關企業和國際鎂協、中國鎂協等機構的科研與管理人員出席本次論壇,就鎂合金新材料開發與應用、鎂合金熔鑄新技術、鎂合金變形加工新技術、鎂及鎂合金發展戰略等方面進行了討論,達成了多項共識。
(關鍵字:鎂合金 鎂合金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