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三批環保督察反饋結束。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7月29日至8月1日,第三批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陸續向天津、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湖南、貴州等省(市)反饋督察意見。
其中,督察組向遼寧省交辦的群眾環境問題舉報最多,為6991個;福建省立案處罰環境違法案件最多,為1763家;湖南省拘留環境違法人員人數最多,為174人;山西省約談的人數最多,為1589人;湖南省被問責的人員最多,為1359人。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副院長王毅對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經過前面三批的中央環保督察和反饋,中國地方政府層面的一些環保治理的共性問題已經充分暴露出來了,這些問題值得決策部門認真研究。
六大共性問題
中央環保督察組指出,7省(市)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進展,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尤其是6大共性問題亟待引起高度重視。
首先,重發展、輕保護情況依然多見。湖南岳陽、永州等地為追求一時經濟增長,頂風出臺阻礙環境執法的“土政策”;山西省不顧大氣環境質量超標和火電產能嚴重過剩的嚴峻形勢,違規實施低熱值煤發電專項規劃;貴州省威寧縣縣城建設用地大量侵占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城進湖退”問題突出。
其次,環保不作為、亂作為問題比較突出。寧河區在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七里海濕地核心區和緩沖區違法建設濕地公園,市海洋部門多次違規批準游客進入保護區核心區。湖南省湘潭、郴州兩市違規干預環境執法,甚至為違法企業出具虛假證明。
第三,部分流域環境污染情況較為嚴重。山西省汾河、遼寧省遼河均是當地“母親河”,但治污不力,大量污水直排,污染問題突出;安徽省巢湖、湖南省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護不力,違規開發問題較多,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再者,自然保護區違法違規建設問題突出。安徽升金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違法違規新建擴建大量旅游、畜禽養殖等項目,導致保護區水質下降。福建省寧德環三都澳濕地水禽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屬國家重要濕地,但近年來圍海養殖已造成保護區濕地面積減少,局部生態系統遭到破壞。
第五,一些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沈陽市由于配套管網建設和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嚴重滯后,全市每天約27萬噸污水直排環境,110余萬噸污水超標排放。貴陽市每天超過40萬噸生活污水超越排放進入南明河,南明河流經貴陽市區后水質由Ⅱ類降為劣Ⅴ類。
此外,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解決不夠有力。沈陽市多年來累計積存滲濾液超過75萬立方米,污染嚴重,惡臭彌漫,周邊群眾意見極大。天津市北辰區劉家碼頭村集聚近千家廢品回收點及小作坊,區域環境惡劣,群眾反映強烈,多年來得過且過,直到督察時才有效整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在6大共性問題之外,7省(市)還存在一些帶有明顯區域特征的環境問題。
例如,天津市減煤壓煤工作不力,導致2013年至今全市違反“大氣十條”要求新增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512臺。截至督察時,全市每小時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達4833臺,其中部分鍋爐位于建成區內。在壓煤工作中,未將國投北疆電廠擴建工程煤炭增量納入減煤計劃,造成后續減煤壓力巨大。
再如,湖南洞庭湖區生態環境問題嚴峻。與2013年相比,2016年洞庭湖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從36.4%下降為0,出口斷面總磷濃度升幅97.9%,形勢不容樂觀。
哪些產業和企業將受影響?
從7省(市)的環保督察反饋來看,包括煙氣治理、水環境治理和固廢處理等環保行業將從各地的環保建設短板中受益,而一些被點名的環保存在問題的企業項目將受到嚴厲處罰。
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助理肖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在煙氣治理行業,天津濱海新區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山西運城市的高污染行業的環提標改造和遼寧鞍山市的供暖鍋爐達標改造市場的相關項目值得關注。
“由于水環境治理不利是7個省(市)的共性問題,無論是市政和工業污水的處理以及湖泊流域的治理,還是污水處理廠和相關配套管網的建設,都存在很多新的機會,有待進一步挖掘。”肖瓊分析。
固廢處理領域的環保投資機會同樣很多。例如,天津、沈陽宿州、亳州、福州、三明等地的垃圾處理廠建設和滲濾液處理及天津、盤錦等地的危險廢物處理都存在新項目機會。
在環保行業受益的同時,7省(市)的一些高環境風險行業的多家公司被點名批評,它們將因為環保違規受到處罰。
具體來說,在天津,天津石化和中沙石化三家大型企業、博發藥業、天津富士達自行車等多家公司被點名;在山西,朔州市神頭發電二期項目和長治市漳澤發電項目、五麟煤焦等9家焦化企業、西峪和西山煤電屯蘭礦等多家公司被點名。
在遼寧,遼河油田分公司、鞍山市供熱集團立達供暖公司、撫順豐遠供熱有限公司以及營口大石橋市291家鎂制品企業、鞍山海城市116家鎂制品企業等多家公司被點名;在安徽,石姚灣污水泵站以及宿州、亳州的多家畜禽養殖企業等多家公司被點名。
在福建,三明市的19家鑄造企業、東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旗濱玻璃有限公司和愛爍硅砂有限公司、福州市紅廟嶺垃圾填埋場、三明市尤溪垃圾填埋場、閩侯縣福豐生態農業公司和華陽農牧公司以及寧德的166家和泉州的135家石材企業等多家公司被點名。
在湖南,中國五礦集團下屬的多家企業、湖南有色衡東氟化學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衡陽市金龍礦業、湘潭堿業公司、湖南新新線纜公司等多家公司被點名;在貴州,六盤水市旗盛煤焦化公司、黔西南州興仁縣登高鋁業有限公司、貴陽市南明區老干媽風味食品公司等多家公司被點名。
肖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從7省(市)的被點名企業來看本輪環保督察影響最大的行業主要是石化、煤炭和有色金屬冶煉、加工以及石材等四大行業。
(關鍵字:環保督察 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