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經逝去,鉛價出乎意料的走出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反彈行情;倫鉛升至5年多來高點,滬鉛更是創出了自上市以來的新高;不過我們認為價格過度上漲后,行情已明顯透支,未來的回落也是難以避免的事。
現在我們簡單回顧一下行情,鉛價最初的上漲驅動事件是上期所逼倉事件!年初時,上期所庫存規模已是降至不足3800噸的極低水平;這個規模此時已是極不合理了,但庫存卻還在繼續下降,并在1月下旬時,最低降至2281噸。
隨后隨著臨近春節長假,上期所面臨休市,同時鉛冶煉企業和物流公司也都即將放假;這時鉛庫存面臨著短期內難以補充的局面,因此引發了一輪逼倉行情,鉛價大幅跳空上漲,幾個交易日內就上漲了逾千元每噸,此后鉛庫存才又開始出現快速回升,我們至此終于明白上期所鉛庫存原來是受到嚴重操縱的!
隨后市場的熱點轉入進口礦方面,2016年國際鉛鋅礦山進入減產高峰期,從年初以來,進口鉛精礦規模就出現銳減。這導致國內鉛精礦供給開始逐漸顯露出不足態勢,加之此前因加工費長年走高,國內礦山面臨嚴重虧損,所以預計在3,4月份出現的復工高峰期并未到來, 鉛行業遭遇了多年來罕見的原料供應不足局面。
這引發了鉛精礦加工費的不斷下降,國產鉛精礦TC從年初的3000元/噸左右,一路回落至1200元/噸附近,波動幅度極為驚人;不過跌到這個位置也基本已是跌無可跌,后市只有回升的可能了,唯一的差別只是回升速度的快嗎。
而進入下半年,鉛價漲速加快;此時的助推因素是環保審查再次大力展開。2016年國內環保審查力度之大、之廣,要明顯超過了市場預期,而且審查的次數及時間跨度也都遠超往年。7月份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的入駐使得多地區廢電瓶冶煉廠停產,而從11月24日起到11月底,7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又開始了第二次督察進駐,這給非法冶煉廠帶來了再一次打擊。
總體來看, 2016年鉛價的大幅上漲,我們認為初期有供給下降,基本面改善的依托;但到了后期已完全是資金推動所致,所以漲過后、一旦轉跌,就很可能步入大的下行通道。我們預計2017年,國內外鉛價應步入下行趨勢,倫鉛波動區間或在1700-2250美元/噸之間;而滬鉛因16年漲幅較大,所以回落空間也極大,波動區間或在1.3-2萬元/噸之間。
(關鍵字: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