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以來,鋁產品價格一路下滑,國外企業紛紛將矛頭指向中國,指責中國的過剩鋁涌向國際市場,導致鋁價下滑。
澳大利亞:中國出口商將鋁作為半成品出口,獲取增值稅退稅。這種稅收優惠使中國出口鋁錠占據了競爭優勢,屬于傾銷行為。
美國:2015年底,美國提高了38家中國企業輸美的鋁擠壓產品反補貼折扣稅率,其中幾家公司的稅率從9.67%大幅提高到61.35%。
中國鋁產品為何遭遇頻繁的國外的調查和抵制?中國鋁行業又存在哪些問題?《礦業匯》帶您走進中國的鋁產業。
一、快速崛起的中國鋁產業
2005年至2015年,全球(除中國)原鋁產量基本維持在27000千噸水平,而中國原鋁產量直線上升,2015年原鋁產量達到31410千噸,占全球總產量的54.26%。
與原鋁產量類似,近年來,全球氧化鋁產量穩步增長,其中又以中國的貢獻最大。全球(除中國)氧化鋁產量基本維持在56000千噸左右,而中國氧化鋁產量從2008年的22788千噸增長到2015年的58980千噸,占全球總產量比例從28.11%增至51.94%。
長期以來,中國需要高價進口鋁產品,承受著一個壟斷的市場價格,而今,隨著中國鋁工業的迅猛發展,原來屬于其他國壟斷市場格局被打破,中國這個巨大的原鋁需求市場完全實現了自給自足。
二、產能過剩
與鋼鐵、煤炭行業相似,中國鋁產業同樣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尤其是中國電解鋁行業。
受鋁產能過剩的影響,全球鋁產品價格一直下跌,2015年底,價格降到歷史低谷,鋁行業各大企業紛紛虧損,其中A股上市的18家鋁行業企業11家盈利,7家虧損,總營業收入2305.40億元,凈利潤虧損14.91億元。
2016年,隨著國家化解過剩產能政策的貫徹和實施,鋁價格有所回升,鋁行業逐漸起色,全國規模以上鋁企業實現利潤482億元,其中鋁冶煉企業實現利潤91億元,初步扭轉2015年年底全行業虧損的局面。
三、擴大高端需求
中國鋁產量目前已占全球半壁江山,但基礎產品過剩,高精端產品嚴重不足成為中國鋁行業的弊端。
大飛機用鋁合金預拉伸厚板和鋁合金蒙皮板、乘用車鋁面板等尚不能產業化生產,電子級12英寸硅單晶拋光片、部分大直徑超高純金屬靶材、寬禁帶半導體單晶拋光片、部分高端銅鋁板帶箔材等仍依賴進口。
中國鋁在高端市場潛力巨大,有待進一步挖掘。
以汽車用鋁為例,目前我國汽車平均用鋁量為110公斤/輛左右,明顯低于發達國家150至160公斤/輛的水平;且歐洲計劃將轎車用鋁量繼續提升至300公斤/輛左右。
目前大宗商品處于低谷時期,市場倒逼及政策引導會讓企業逐漸向高端領域靠攏,同時中國鋁企也正通過收購擁有先進技術的歐美企業通向高精端領域。
8月29日,中國忠旺的母公司忠旺國際旗下的忠旺美國以23.3億美元的企業價值收購美國高端鋁壓延產品研發制造商愛勵鋁業。
未來18個月,中國鋁企會掀起一波海外并購潮。通過并購歐美鋁企,中國企業有望觸及產業鏈頂端。
(關鍵字:鋁產品 鋁錠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