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9月19日消息,咨詢公司BMI Research周一稱,從現在起至2020年,全球鋅需求增長料略高于產量增長,平均增幅分別為1.7%和1.3%。
精煉鋅生產放緩,因價格疲軟且礦石短缺迫使生產商削減產量。
BMI稱:“我們預期全球礦產鋅量同比將下降6.8%,因此我們預期今年全球產量將小幅下降0.9%,在2017年至2020年期間將保持溫和,年均增幅料為1.8%。”
此外,BMI強調稱中國精煉鋅產量將下降2%至610萬噸,因政府繼續對該行業進行整合且精煉商開始感受到供給限制。
“鋅精煉商,尤其是中國鋅精煉商,將在未來幾個季度搶購鋅精礦,因主要生產商削減產量且兩座主要礦山永久停產。”
BMI稱,未來幾個月LME鋅平均價格預期將達到每噸2,000美元,暗示價格在年底時將達到每噸2,130美元左右。
“高頻率的數據支撐我們的觀點,即鋅價漲勢將在未來幾個月減退,但長期走勢仍看多。”
鋅價在1月觸及每噸1,500美元低位。BMI稱:“今年迄今,鋅價上漲約50%,在基本金屬中表現最為出色,將繼續受強勁的基本面支撐,即全球礦石供應短缺且產量下降。”
BMI補充稱,鋅可能繼續測試位于每噸2,300美元附近的阻力位,但料不會突破這一水準,因美元強勁且全球需求增長溫和,限制價格走勢。
BMI預期到2020年,鋅價年均漲幅料為3.9%,此前五年鋅價年均下滑2.2%。
中國以外的其它主要鋅市場將看到產量下降3%-4%。韓國及日本精煉鋅產量將下降,因全球供應短缺且價格疲軟。
相反,印度消費量預期將增加,到2020年將增加至966,000噸,今年為690,000噸,年均增幅為9.6%。
“我們的價格前景主要下檔風險包括中國政府為維持精煉鋅產量提供的支撐強于預期或生產商比預期提前重啟閑置產能。”
“如果中國政府為鋅冶煉廠提供更多支持,以避免勞動力市場動蕩并實現增長目標,中國將延長全球市場供應過剩的時間。”
BMI稱:“此外,如果鋅價改善激勵生產商提高產量而不維持減產計劃,全球市場將維持供應過剩,將持續打壓價格。”
(關鍵字:鋅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