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8月,綦江工業園區里,北渡鋁產業園的生產現場,工人們正干得熱火朝天。
在這里,從綦江境內運來的煤,轉化為電能后用于電解鋁加工,電解鋁液通過輸送管道,送到“中游”的鋁合金板材等企業生產成板材,板材又“游”到生產高鐵、航空、汽車輕量化部件的“下游”企業,生產出終端產品后,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到國外。
“北渡鋁產業園,支撐了綦江區鋁材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綦江像這樣形成產業鏈式發展的新興產業,目前還有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汽摩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現代化產業。”綦江區相關負責人說,“這三大新興產業,把綦江工業化主戰場舞動得風生水起。”
“黑、老、粗”轉身為三大新興產業
多年來,綦江工業靠著有“黑、老、粗”之稱的煤、鐵和齒輪這“三桿老槍”支撐。但在經濟轉型中,這“三桿老槍”已經不靈了,“黑、老、粗”成為了沉重的包袱。
“必須大力加快新興產業發展。”綦江區委書記潘毅琴回憶3年前區委的決策時說,“當時,我們確定的是在工業上實行差異化發展,做好‘加減法’,減掉‘黑、老、粗’,加快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汽摩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以交通用鋁為重點的鋁材精深加工產業、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現代化產業三大新興產業。”
在做“減法”方面,2015年綦江區關閉了9家煤礦,今年將再關閉5家,總共將去產能130萬噸。煤炭工業的產值,已從2012年占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21%降到了6%。
在做“加法”方面,綦江加快發展了三大新興產業。以北渡鋁產業園為載體的鋁材精深加工產業,已延伸出一項年產出數百億元的新興產業;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汽摩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引進來60余個新項目;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現代化產業,已集聚起30多家龍頭和配套企業。
經過3年的努力,三大新興產業已成為綦江工業新的支柱。今年上半年,這三大產業的產值,占到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的72.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新興產業形成產業鏈
綦江的三大新興產業,契合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節能降耗還借力形成了各自的產業鏈。
在北渡鋁產業園,形成了一條以“鋁”為主線的煤轉化為電能——電能和鋁粉轉化為電解鋁液——鋁液轉化為鋁合金材料——鋁合金材料轉化為有效供給的航空、高鐵、汽車輕量化部件終端市場產品的產業鏈。
該區一負責人說,北渡鋁產業園的努力與探索,助推綦江以交通用鋁為重點的鋁材精深加工,形成較長產業鏈。
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現代化產業的產業鏈也已形成。目前,綦江的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引進了航墻鋁業等19家生產企業。這些企業能夠生產預制混凝土構件、鋼結構、輕鋼集成房屋等130余種建筑產業現代化產品。同時,建設起了綜合性檢測檢驗中心、研發中心、培訓中心、電子商務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了“設計+生產+施工裝配”一體化的產業鏈。通過此產業鏈生產出的裝配式農民新村,如今已在綦江建成,面積達7000余平方米。
在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汽摩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方面,綦江已形成年產汽車整車2.5萬輛、摩托車整車100萬輛的產業鏈。
“這些有較長產業鏈的新興產業,展現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綦江工業園區相關負責人說,新興產業有效實現了節能降耗、循環發展,提升了工業經濟的效益。
以北渡鋁產業園為例,目前,這一園區每年可消耗綦江及周邊煤礦200萬噸原煤。通過此產業鏈,每噸鋁液生產出的終端產品,可節約近1000元的能耗、物流等成本。鋁液不出園區就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終端產品,使每噸鋁液增值6倍以上。園區負責人說:“在此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都有效益。”目前,該產業園已投產的11家企業,全都滿負荷生產,沒有一家虧損。
深化拓展做大產業集群
在努力做好深化拓展方面,綦江正引導工業向集約化、集群化發展,以集聚更多優質企業,將三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
在北渡鋁產業園,目前已聚集起德運集團、中航工業等3家央企,以及匯程鋁業、遠程鋁業等多家行業領先企業。在此園區,除投產的11家企業外,還有10家在建的企業。園區負責人說,今年,又有中國能源集團等投資的兩家企業入駐,利用鋁材生產汽車缸體等鋁材產品。
據介紹,這20多家企業全部達產后,年利用鋁液將達50多萬噸,年總產值可達500億元。
“我們將在原有的園區內,擴大有效產出規模。”鋁產業鏈的龍頭企業、重慶旗能電鋁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該公司正與中國能源集團等合作,并利用產能置換等相關政策,準備將市內的電解鋁產能集中到該公司,以帶動中下游產能規模的擴大,最終使這一園區形成1000億元的年產出規模。
在以裝配式建筑為主的建筑現代化產業發展上,綦江正著力將包括國內首家鋼結構上市企業杭蕭鋼構等一批大企業引進來,形成一個產業集群。
在以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汽摩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產業方面,中國動力(控股)有限公司已落地綦江,將投資20億元,建成完整的整車生產線,主要生產新能源汽車、專用車及客車。
(關鍵字:鋁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