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報道: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北京表示,存款保險制度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預計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臺,此外,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不斷推進,今年存款利率上限放開的概率非常高。
周小川是在當天下午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記者會上作上述表示的。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央行副行長潘功勝,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琦也出席了本次記者會。
周小川在回答關于存款保險制度的提問時說,存款保險制度作為金融改革重要的一步棋,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準備,從去年年末存款保險條例公開征求意見的情況來看,結果總體是正面的,說明建立存款保險機制的各方面條件已經基本成熟,預計今年上半年就可以出臺。
談及利率市場化的問題,周小川表示,去年人民幣存款利率的上浮空間擴大了20%,前不久的利率調整,進一步使人民幣存款利率向上浮動區間擴大了10%,離存款利率上限的解除已經非常接近。“今年如果能有一個機會,可能存款利率上限就放開了,大家期望中的最后一步就走出來了,這個概率應該說是非常高的。”周小川說。
對于當前的貨幣政策,周小川回應說,雖然央行貨幣政策的工具經過了幾次調整,但總體上保持了金融市場流動性適度,沒有超出穩健的、中性的范疇。盡管央行使用了各種工具來進行調節,其中包括一部分定向貨幣政策的調節,但是加在一起后,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增長仍舊是適度的,所以穩健的貨幣政策并沒有改變。
針對記者提出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經連續37個月為負,是否意味著我國經濟面臨通縮風險的問題,易綱表示,PPI面臨的壓力是全球性的壓力,特別是最近一輪的油價、大宗商品、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對PPI的影響比較大。“我們在密切關注價格走勢的同時,也會以穩健的貨幣政策來調控好流動性。”易綱說,實際上,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恰恰是應對目前這種形勢的一個合適的組合。
對于市場廣泛關注的滬港通、深港通,周小川說,滬港通的設計相對保守,推出一段時間以后,大家發現滬港通可以做得更好,思想也可以更解放。
他同時表示,對于深港通的出臺,滬港通一方面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給深港通提供了一些思路,如何能做得更好、更有效,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周小川表示,并不贊成“貨幣進股市就不是支持實體經濟”的說法。周小川認為,股市包含了從石油、化工到建筑、基建、農業、食品工業等領域諸多實體企業,它們在股市上融資,也都在銀行開有賬戶,從銀行貸款,這些資金直接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從股票發行角度說,實體企業通過融資得到了發展。
(關鍵字: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