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開發區行政審批局發布關于“黃埔綠色先進材料技術研究院年產1000噸生物基聚酯彈性體中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同意該項目租用廣州市黃埔區龍湖街道湯村教育二路132號建設。
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15000萬元,總占地面積757.75m²,建設周期10個月,主要包括中試研發3種聚酯彈性體(簡稱BPE),分別為聚酯彈性體BPE1、聚酯彈性體BPE2和聚酯彈性體BPE3,設計中試研發總規模1000噸/年。
彈性體材料因其獨特的高彈性,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國防、民生等各個領域。為了同時賦予彈性體材料可持續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張立群院士于2008年首次提出了“生物基可降解聚酯彈性體”的概念。與通過加聚聚合得到的全碳骨架的彈性體不同,生物基聚酯彈性體是由系列生物質發酵得到的生物基二元醇、二元酸和/或羥基酸通過無溶劑的縮合聚合反應得到的。縮合聚合形成的豐富鏈內酯鍵可賦予聚酯彈性體材料獨特的可生物降解性。
張立群院士及其團隊一直致力于推進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彈性體的下游應用開發及工業化生產。應用開發方面,團隊已經成功開發了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彈性體在耐低溫耐油膠、聚乳酸增韌劑、聚氯乙烯增塑劑、可降解輪胎、可降解鞋子等領域的應用。工業化方面,團隊已經成功實現了聚酯彈性體產品從實驗室階段到小試再到大試的技術跨越,并于2021年首次打通了千噸級連續化生產工藝。同年,可降解生物基聚酯彈性體技術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在2021年,生物基可降解聚酯彈性體還入選了工信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
(關鍵字:生物基聚酯)